首页 > 反义词

放纵的反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放纵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节制([jié zhì]):指自我约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避免过度或无度。
  2. 克制([kè zhì]):指抑制自己的情感或冲动,保持理性和冷静。
  3. 约束([yuē shù]):指通过规则或道德规范限制自己的行为,防止过度自由。
  4. 收敛([shōu liǎn]):指在言行上变得谨慎,不再张扬或过度随意。
  5. 检点([jiǎn diǎn]):指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端正和得体。
  6. 自律([zì lǜ]):指自我管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和原则。
  7. 谨严([jǐn yán]):指言行谨慎,态度严谨,不轻易放松标准。
  8. 拘谨([jū jǐn]):指行为拘束,不随便或过于放松,显得小心翼翼。
  9. 管束([guǎn shù]):指对行为进行管理和限制,避免过于散漫。
  10. 节俭([jié jiǎn]):指在生活或消费上节约,不铺张浪费。
  11. 严谨([yán jǐn]):指态度或作风认真细致,不随便马虎。
  12. 控制([kòng zhì]):指对情绪、行为或事态加以限制和管理。
  13. 抑止([yì zhǐ]):指压抑或阻止某些不适当的举动或倾向。
  14. 限制([xiàn zhì]):指通过规定或条件对行为范围加以约束。
  15. 收束([shōu shù]):指将散漫的状态集中起来,变得有条理。
  16. 谨守([jǐn shǒu]):指严格遵守规则或原则,不轻易越界。
  17. 自持([zì chí]):指自我控制,保持冷静和稳重。
  18. 自制([zì zhì]):指依靠自身意志力约束行为,不随意妄为。
  19. 规制([guī zhì]):指按照规范或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
  20. 肃整([sù zhěng]):指严肃整齐,保持秩序和规范。
  21. 端正([duān zhèng]):指行为或态度正派,不偏不倚。
  22. 稳重([wěn zhòng]):指言行沉稳,不轻率或随便。
  23. 持重([chí zhòng]):指做事谨慎稳妥,不草率行事。
  24. 约制([yuē zhì]):指通过约定或规范限制行为,保持适当。
  25. 自警([zì jǐng]):指自我提醒,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6. 自省([zì xǐng]):指自我反省,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
  27. 自戒([zì jiè]):指自我告诫,防止行为越轨或失当。
  28. 守正([shǒu zhèng]):指坚守正道,不偏离原则或规范。
  29. 守节([shǒu jié]):指保持节操,严格要求自己。
  30. 自束([zì shù]):指自我约束,不让行为超出合理范围。
  31. 严正([yán zhèng]):指态度严肃端正,不轻浮或随意。
  32. 谨慎([jǐn shèn]):指言行小心,处处注意分寸。
  33. 自守([zì shǒu]):指自我约束,保持本分,不越界。

放纵的详细解释

放纵(fàng zòng)指不加约束地放任自己的言行或欲望,带有对规则或道德界限的突破意味。这个词往往用于描述对本能、情绪或行为失去节制的情形,既可以是主动选择的不受拘束,也可能是缺乏自律导致的失控状态。

 

从行为层面看,放纵常表现为过度沉溺于享乐或欲望满足,比如暴饮暴食、挥霍无度等。这种状态下,个体通常明知行为不当却仍选择突破限制,带有明显的自我放任色彩。值得注意的是,放纵与适度放松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往往伴随后续的负面后果。

 

在情感表达方面,放纵可能体现为情绪宣泄的失控状态,比如歇斯底里的哭泣或愤怒。这种情感释放由于缺乏理性调控,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某些创作领域会将放纵视为打破常规的艺术表达手段,但这种刻意为之的突破与彻底失控仍有明显界限。

放纵的出处

放纵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