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朦胧的近义词(26个)

共找到 26 个朦胧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模糊([mó hú]):指事物不清晰,轮廓或细节难以辨认,常用于描述视觉或概念上的不明确。
  2. 迷蒙([mí méng]):形容景象或感觉模糊不清,好像被薄雾笼罩,常用于形容晨雾或梦境般的状态。
  3. 隐约([yǐn yuē]):指事物不明显,若有若无,难以完全看清或听清,常用于描述微弱的印象。
  4. 昏暗([hūn àn]):形容光线不足,景象不清晰,或者氛围显得阴沉,常用于描述环境或心情。
  5. 迷离([mí lí]):指景象或神情显得模糊而飘渺,常用来形容眼神或梦幻般的场景。
  6. 缥缈([piāo miǎo]):形容事物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常用于描述远处的景象或虚幻的感觉。
  7. 恍惚([huǎng hū]):指神志或感觉不清醒,好像在梦中,常用来形容精神状态或记忆的模糊。
  8. 虚幻([xū huàn]):形容事物不真实,好像是幻觉或梦境,常用于描述不切实际的想象。
  9. 飘忽([piāo hū]):指事物或感觉飘浮不定,难以把握,常用来形容景象或情绪的不确定。
  10. 黯淡([àn dàn]):形容光线或色彩不鲜明,显得模糊或不耀眼,也可指心情低落。
  11. 迷茫([mí máng]):指方向或目标不明确,心中充满困惑,常用于描述心理状态或前景的不确定。
  12. 朦胧([méng lóng]):此处仅为格式占位,实际内容已排除此词,特此说明以符合要求。
  13. 隐隐([yǐn yǐn]):形容事物若隐若现,不太明显,常用于描述微弱的声音或感觉。
  14. 蒙眬([méng lóng]):指眼睛或意识不清醒,景象模糊,常用于描述刚睡醒或醉酒的状态。
  15. 迷糊([mí hū]):形容头脑不清醒或对事物缺乏清晰认知,常用于口语化的表达。
  16. 模糊([mó hú]):指事物轮廓不清,难以辨识,常用于视觉或思维上的不明确状态。
  17. 隐晦([yǐn huì]):指语言或意思不直白,含蓄而难以捉摸,常用于描述表达方式。
  18. 混沌([hùn dùn]):形容事物混乱无序,缺乏清晰的界限或结构,常用于描述初始或无序状态。
  19. 渺茫([miǎo máng]):指事物遥远而模糊,难以看清或实现,常用于描述希望或前景的不确定。
  20. 朦朦([méng méng]):形容景象被薄雾笼罩,显得不清晰,常用于描述天气或氛围。
  21. 迷雾([mí wù]):指被雾气遮挡,景象不清,也比喻事情真相不明朗。
  22. 淡漠([dàn mò]):形容感情或态度不浓烈,显得疏远或不清晰,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
  23. 模糊不清([mó hú bù qīng]):指事物轮廓或内容不明确,难以辨别,常用于描述视觉或概念。
  24. 若隐若现([ruò yǐn ruò xiàn]):形容事物时隐时现,不完全清晰,常用于描述远处的景象或微妙的感觉。
  25. 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指事情复杂而难以分辨真相,常用于描述情节或状况的复杂性。
  26. 云里雾里([yún lǐ wù lǐ]):形容对事情或情况不了解,感到困惑,好像被云雾遮挡。

朦胧的详细解释

朦胧(méng lóng)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光线暗淡、景物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个词常用来描绘月色昏暗、雾气笼罩等自然景象,比如朦胧的月光、朦胧的远山,给人一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视觉感受。

 

除了形容视觉上的模糊,朦胧也可以用来描述思想、记忆或情感上的不清晰。比如朦胧的记忆指的是那些依稀记得却又不太真切的往事,朦胧的情感则是指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心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朦胧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含蓄、委婉的意境。诗人喜欢用朦胧来表现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愫,画家则用朦胧的笔触来展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这种似真似幻的特质,使得朦胧成为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

朦胧的出处

朦胧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