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理性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理性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感性([gǎn xìng]):指人的情感和直觉主导的思维方式,常凭感觉或情绪做出判断,与逻辑分析相对。
  2. 冲动([chōng dòng]):指在情绪或欲望驱使下,不经深思熟虑就采取行动的状态。
  3. 任性([rèn xìng]):指随心所欲,不受约束或不考虑后果的行为方式。
  4. 盲从([máng cóng]):指不加思考地跟随他人意见或行为,缺乏独立判断。
  5. 武断([wǔ duàn]):指主观臆断,不依据事实或逻辑就下结论。
  6. 偏见([piān jiàn]):指对某事或某人持有不公正、不客观的看法,常受个人情感影响。
  7. 固执([gù zhí]):指坚持己见,不肯接受他人意见或改变想法。
  8. 草率([cǎo shuài]):指做事不认真思考,仓促决定或处理事务。
  9. 鲁莽([lǔ mǎng]):指做事不考虑后果,冒失或轻率行事。
  10. 轻率([qīng shuài]):指做事缺乏深思熟虑,轻易做出决定。
  11. 短视([duǎn shì]):指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和规划。
  12. 冲昏([chōng hūn]):指因情绪激动或一时冲动而失去冷静判断。
  13. 狂热([kuáng rè]):指对某事物或信念过分热情,以至于失去客观分析能力。
  14. 迷信([mí xìn]):指盲目相信某些未经证实的事物或观念,缺乏批判性思维。
  15. 主观([zhǔ guān]):指以个人感受或想法为依据,而非基于客观事实。
  16. 偏激([piān jī]):指态度或观点过于极端,缺乏全面考量。
  17. 激动([jī dòng]):指情绪高涨,容易在情感驱动下做出不冷静的决定。
  18. 浮躁([fú zào]):指心神不宁,缺乏耐心和沉稳,容易急于求成。
  19. 盲动([máng dòng]):指不经思考或计划就采取行动,缺乏深思熟虑。
  20. 急躁([jí zào]):指性情急切,缺乏耐心,容易因情绪影响判断。
  21. 卤莽([lǔ mǎng]):指做事粗心大意,不考虑周全,容易犯错。
  22. 唐突([táng tū]):指行为或言语冒失,缺乏深思熟虑或礼貌。
  23. 冒失([mào shī]):指做事欠缺考虑,行为莽撞,容易出错。
  24. 偏执([piān zhí]):指对某一观点或想法过于执着,不肯接受其他可能性。
  25. 顽固([wán gù]):指思想僵化,不肯改变或接受新观点。
  26. 情绪化([qíng xù huà]):指容易受情感波动影响,行为或决策常随心情变化。
  27. 意气用事([yì qì yòng shì]):指凭一时的情绪或个人好恶行事,缺乏冷静分析。
  28. 一意孤行([yī yì gū xíng]):指不听他人劝告,执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29. 感情用事([gǎn qíng yòng shì]):指在处理问题时受个人情感左右,忽略客观事实。
  30.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指不经过认真思考就做出决定或行动。
  31. 随心所欲([suí xīn suǒ yù]):指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受约束或规则限制。
  32. 我行我素([wǒ xíng wǒ sù]):指不顾他人意见或外界影响,坚持自己的行为方式。

理性的详细解释

理性(lǐ xìng)是人类思维活动中基于逻辑分析和客观事实进行判断的能力。它强调通过思考、推理和验证来得出结论,而非依赖情感或直觉。这种思维方式往往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合理、更有效的决策。

 

在哲学领域,理性常与感性相对,代表着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它使人能够超越本能反应,进行抽象思考和长远规划。

 

日常生活中,理性表现为冷静客观地处理问题。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理性意味着不被情绪左右,而是权衡利弊、分析因果。这种态度在解决冲突、制定计划等方面尤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理性并非万能。过度依赖理性可能导致思维僵化,忽视情感价值。真正成熟的思考方式往往需要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理性的出处

理性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