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破釜沉舟的反义词(40个)

共找到 40 个破釜沉舟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瞻前顾后([zhān qián gù hòu]):形容做事犹豫不决,总是考虑前后,缺乏果断的决心。
  2.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指在做决定时迟疑不定,缺乏果断的态度。
  3. 三心二意([sān xīn èr yì]):形容一个人心意不专一,容易动摇或改变主意。
  4.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指做事胆小怕事,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果断行动。
  5. 进退两难([jìn tuì liǎng nán]):形容处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困境,难以做出决断。
  6. 举棋不定([jǔ qí bù dìng]):比喻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7. 优柔寡断([yōu róu guǎ duàn]):形容性格软弱,遇事缺乏果断,总是拖延决定。
  8. 顾虑重重([gù lǜ chóng chóng]):指心中有许多顾忌和担忧,导致不敢大胆行动。
  9. 畏缩不前([wèi suō bù qián]):形容因害怕或胆怯而不敢向前迈进,缺乏决断力。
  10. 首鼠两端([shǒu shǔ liǎng duān]):比喻在两方之间摇摆不定,态度暧昧,缺乏坚定立场。
  11. 踌躇不前([chóu chú bù qián]):指因犹豫而停滞不前,无法果断采取行动。
  12. 瞻顾不定([zhān gù bù dìng]):形容左右观望,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13. 裹足不前([guǒ zú bù qián]):比喻因畏难或犹豫而不敢前进,缺乏决断的勇气。
  14. 狐疑不定([hú yí bù dìng]):形容心中充满疑虑,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15. 进退维谷([jìn tuì wéi gǔ]):指进退都陷入困境,难以做出果断的选择。
  16. 左顾右盼([zuǒ gù yòu pàn]):形容犹豫不决,东张西望,缺乏坚定的行动力。
  17. 迟疑不决([chí yí bù jué]):指因疑虑而迟迟无法做出决定,缺乏果断。
  18. 彷徨无措([páng huáng wú cuò]):形容徘徊不定,心中无主,无法果断行事。
  19. 摇摆不定([yáo bǎi bù dìng]):指态度或立场不坚定,容易动摇,缺乏决断。
  20. 患得患失([huàn dé huàn shī]):形容因担心得失而犹豫不决,缺乏果断的心态。
  21. 畏葸不前([wèi xǐ bù qián]):指因胆怯而不敢前进,缺乏果断的行动力。
  22. 踟蹰不前([chí chú bù qián]):形容因犹豫而停步不前,无法果断迈进。
  23. 犹豫不定([yóu yù bù dìng]):指在抉择时拿不定主意,缺乏果断的态度。
  24. 进退失据([jìn tuì shī jù]):形容进退都没有依据,陷入犹豫和困境之中。
  25. 顾此失彼([gù cǐ shī bǐ]):指只顾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缺乏果断的统筹能力。
  26. 临阵退缩([lín zhèn tuì suō]):指在关键时刻因胆怯而退缩,缺乏决断的勇气。
  27. 难下决断([nán xià jué duàn]):形容在面对选择时难以做出决断,犹豫不决。
  28. 瞻前虑后([zhān qián lǜ hòu]):指做事时顾虑太多,无法果断地采取行动。
  29. 举步维艰([jǔ bù wéi jiān]):形容每迈一步都很困难,常因犹豫而无法果断前行。
  30. 畏难不进([wèi nán bù jìn]):指因害怕困难而不敢前进,缺乏果断的决心。
  31. 退缩不前([tuì suō bù qián]):形容因胆怯或顾虑而不敢向前,缺乏决断力。
  32. 徘徊不定([pái huái bù dìng]):指在某地或某种状态下犹豫不决,无法果断行动。
  33. 畏惧不前([wèi jù bù qián]):形容因害怕而不敢迈步,缺乏果断的勇气。
  34.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指做事中途放弃,缺乏坚持到底的决心。
  35. 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形容容易改变心意,缺乏坚定的意志和果断。
  36.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比喻反复无常,缺乏一贯的决心和果断态度。
  37.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指做事敷衍了事,缺乏认真和果断的态度。
  38. 苟且偷安([gǒu qiě tōu ān]):形容只求眼前安稳,不思进取,缺乏果断的行动。
  39. 因循守旧([yīn xún shǒu jiù]):指墨守成规,不敢创新,缺乏果断的变革精神。
  40. 贪生怕死([tān shēng pà sǐ]):形容只顾个人安危,缺乏果断牺牲的勇气。

破釜沉舟的详细解释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形容在关键时刻采取极端决绝的行动,不留退路,以必胜的决心去完成某项事业。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秦末项羽率军渡河攻打秦军时,命令士兵凿沉船只、砸破炊具,表示不战胜就绝不生还的决心。士兵们看到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战,最终取得胜利。

 

在现代汉语中,破釜沉舟常用来形容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表现出义无反顾、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这种精神往往出现在创业、竞赛、考试等重要场合,表示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破釜沉舟虽然体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但也暗示着极高的风险。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有孤注一掷的意味,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谨慎选择。

破釜沉舟的出处

破釜沉舟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