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默默的近义词(25个)

共找到 25 个默默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悄悄([qiāo qiāo]):指做事或说话时声音很小,不引人注意,带有一种低调和隐秘的感觉。
  2. 静静([jìng jìng]):形容一种安静、无声的状态,常用来描述环境或人的行为举止不张扬。
  3. 暗暗([àn àn]):指在内心深处或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行某种行为或思考,带有隐蔽性。
  4. 偷偷([tōu tōu]):形容做事时小心翼翼,不想被他人发现,常用于描述隐秘的行动。
  5. 哑哑([yǎ yǎ]):形容声音低沉或不清晰,也可指不声张、不多言的状态。
  6. 隐隐([yǐn yǐn]):指某种感觉或声音若有若无,不明显,常用来形容低调或不显眼的表现。
  7. 冥冥([míng míng]):常指一种无形中或悄然发生的事物,带有神秘或不易察觉的意味。
  8. 悄然([qiǎo rán]):形容动作或变化无声无息,不引人注意,带有一种轻柔的感觉。
  9. 无声([wú shēng]):指没有声音的状态,常用来形容安静或不张扬的行为方式。
  10. 无言([wú yán]):指不说话或保持沉默的状态,常用于描述内心的安静或不表达。
  11. 沉沉([chén chén]):形容一种深沉、安静的状态,常用来描述环境或心情的平静。
  12. 寂寂([jì jì]):指非常安静、没有声响的状态,常用来形容环境或氛围的宁静。
  13. 悄悄地([qiāo qiāo dì]):指以一种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行事,常带有小心谨慎的意味。
  14. 暗自([àn zì]):指在内心或私下里进行某种行为或思考,不为外人所知。
  15. 私下([sī xià]):指在不公开的场合或私密的情况下进行,常带有隐秘性。
  16. 背地([bèi dì]):指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做某事,常用于描述隐蔽的行为。
  17. 静默([jìng mò]):指保持安静、不说话的状态,常用来表达一种沉静的态度。
  18. 缄默([jiān mò]):指闭口不言,保持沉默,常用于描述有意的不表达。
  19. 低调([dī diào]):指做事或为人处世不张扬、不炫耀,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
  20. 隐秘([yǐn mì]):指不为人知或不易被察觉的状态,常用来形容私密的行为或事情。
  21. 潜伏([qián fú]):指隐藏或不显露自己的存在,常用来描述暗中进行的活动。
  22. 潜藏([qián cáng]):指隐藏在某处或内心深处,不轻易显露,常带有隐蔽的意味。
  23. 悄无声息([qiǎo wú shēng xī]):形容做事或变化没有一点声音,非常安静,不引人注意。
  24. 不声不响([bù shēng bù xiǎng]):指不发出声音、不引起注意,常用来描述低调或隐秘的行为。
  25. 无声无息([wú shēng wú xī]):形容没有任何动静或迹象,常用来表达一种悄然的状态。

默默的详细解释

默默(mò mò)是一个汉语副词,形容动作或状态在无声无息中进行,带有低调、不张扬的意味。这个词语常用来描绘那些不引人注目却持续存在的行为或情感状态,蕴含着内敛而坚韧的特质。

 

当一个人默默付出时,往往体现的是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比如母亲默默为孩子准备早餐,或是工作者默默坚守岗位多年。这种状态既是对行为的客观描述,也暗含了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谅。

 

从情感层面看,默默常与思念、等待等情绪搭配。比如默默关注某人动态,默默珍藏某段回忆,这种用法往往赋予词语更细腻的情感层次,让无形的心理活动通过具象化的表达获得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默默与沉默不同,它更强调持续性而非单纯的声音缺失。一个默默耕耘的人可能仍在行动,只是选择远离喧嚣;而默默流泪的瞬间,恰恰是情感最饱满的无声表达。

默默的出处

默默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