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不孝的近义词(31个)

共找到 31 个不孝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不忠([bù zhōng]):指对父母、长辈或国家缺乏忠诚和敬重,常用于描述不尽职责的行为。
  2. 不义([bù yì]):指缺乏道义或违背道德规范,特别是在家庭关系中不尽应有的责任。
  3. 不仁([bù rén]):形容缺乏仁爱之心,对长辈或亲人没有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4. 不恭([bù gōng]):指对长辈或尊者态度不敬,缺乏应有的礼貌和顺从。
  5. 不敬([bù jìng]):指对长辈或重要人物缺乏尊敬,言行举止不符合礼节。
  6. 不顺([bù shùn]):指不顺从长辈的意愿或教导,表现出抗拒或漠视的态度。
  7. 不睦([bù mù]):指家庭关系不和睦,缺乏对亲人的关爱和体贴。
  8. 不友([bù yǒu]):指对家人或亲近之人缺乏友善和温暖的态度。
  9. 不悌([bù tì]):指兄弟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和睦与尊重,不尽手足之情。
  10. 不逊([bù xùn]):指对长辈态度傲慢,言辞或行为缺乏谦逊和礼貌。
  11. 不和([bù hé]):指家庭或亲人之间关系不和谐,缺乏应有的关怀与支持。
  12. 不亲([bù qīn]):指与家人关系疏远,缺乏亲近感和应尽的责任。
  13. 不慈([bù cí]):指对家人或后代缺乏慈爱和关怀,态度冷漠。
  14. 不德([bù dé]):指缺乏道德修养,在家庭或社会关系中表现不佳。
  15. 不谨([bù jǐn]):指言行不够谨慎,对长辈或亲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小心。
  16. 不礼([bù lǐ]):指缺乏礼节,对尊长或家人态度不端正。
  17. 不恪([bù kè]):指不遵守规矩或礼法,对长辈缺乏应有的恭敬。
  18. 不谨([bù jǐn]):指行为不够谨慎,对家庭责任或长辈教诲不够重视。
  19. 不谦([bù qiān]):指缺乏谦逊态度,对长辈或家人表现出傲慢或无礼。
  20. 不温([bù wēn]):指对家人缺乏温暖和体贴,态度冷淡或疏远。
  21. 不厚([bù hòu]):指对亲人缺乏深厚的感情或关怀,表现得薄情。
  22. 不敦([bù dūn]):指不注重家庭和睦或亲情,缺乏应有的诚恳态度。
  23. 不笃([bù dǔ]):指对家庭或亲情不够真诚和深厚,表现得不够重视。
  24. 不端([bù duān]):指行为或态度不端正,对长辈或家人缺乏应有的尊重。
  25. 不正([bù zhèng]):指行为或品行不端正,在家庭关系中表现不合规范。
  26. 不善([bù shàn]):指对家人或长辈缺乏善意和关怀,态度不友好。
  27. 不诚([bù chéng]):指缺乏真诚,对亲人或长辈不够坦率和尊重。
  28. 不信([bù xìn]):指不信任或不遵从长辈的教导,缺乏应有的顺从。
  29. 不恭敬([bù gōng jìng]):指对长辈或尊者态度不够恭敬,缺乏礼貌和尊重。
  30. 不顺从([bù shùn cóng]):指不听从长辈的安排或教导,表现出抗拒或漠视。
  31. 不友善([bù yǒu shàn]):指对家人或亲近之人态度不够友好,缺乏温暖和关怀。

不孝的详细解释

不孝(bù xiào)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伦理概念,主要指子女对父母未尽到应尽的孝道责任。在古代社会,孝道被视为人伦之本,不孝行为往往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不孝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不赡养父母、不尊重父母意愿、对父母恶言相向等。传统观念认为,不孝不仅是个人品德的缺失,更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破坏。

 

在现代社会,虽然孝道观念有所变化,但不孝仍然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法律也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体现了不孝行为不仅关乎道德,也涉及法律责任。

不孝的出处

不孝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