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任性的反义词(52个)

共找到 52 个任性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理性([lǐ xìng]):指做事或思考时以逻辑和理智为依据,不随心所欲,注重客观分析和判断。
  2. 克制([kè zhì]):指在行为或情感上自我约束,不放纵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3. 谨慎([jǐn shèn]):指做事小心翼翼,考虑周全,避免冲动或随意行事。
  4. 稳重([wěn zhòng]):指性格或行为沉稳,不轻率,不随意做出决定。
  5. 自律([zì lǜ]):指自我约束和管理,严格遵守规则或原则,不随性而为。
  6. 沉稳([chén wěn]):指性情或举止稳重,不急躁,不轻浮,表现出从容的态度。
  7. 冷静([lěng jìng]):指在面对问题或情绪时保持头脑清醒,不冲动,不随意行事。
  8. 理智([lǐ zhì]):指以理性思维指导行为,不被情感或冲动所左右。
  9. 自控([zì kòng]):指自我控制能力强,能够抑制不适当的行为或情绪。
  10. 审慎([shěn shèn]):指在决策或行动前深思熟虑,不草率,不随意。
  11. 节制([jié zhì]):指在欲望或行为上有所限制,不放纵,不随心所欲。
  12. 稳妥([wěn tuǒ]):指做事或处理问题时稳当可靠,不冒险,不草率。
  13. 慎重([shèn zhòng]):指在做事时认真考虑,不轻易下决定,避免轻率行为。
  14. 自持([zì chí]):指自我约束,保持冷静和稳重,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15. 自制([zì zhì]):指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随性,不放纵。
  16. 稳健([wěn jiàn]):指行事风格稳重可靠,不急躁,不随意冒险。
  17. 端庄([duān zhuāng]):指举止得体,态度严肃,不轻浮,不随便。
  18. 持重([chí zhòng]):指做事或为人稳重,不轻率,注重分寸。
  19. 冷静([lěng jìng]):指在关键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被情绪左右,避免冲动。
  20. 自省([zì xǐng]):指自我反省,检讨自己的行为,不随意行事。
  21. 克己([kè jǐ]):指严格要求自己,抑制个人欲望,注重行为规范。
  22. 严谨([yán jǐn]):指做事或思考一丝不苟,态度认真,不随意马虎。
  23. 自警([zì jǐng]):指自我提醒和约束,避免做出不妥当的行为。
  24. 自守([zì shǒu]):指坚守原则,自我约束,不随意逾越规矩。
  25. 自重([zì zhòng]):指注重自身言行,保持稳重,不轻率行事。
  26. 从容([cóng róng]):指处事不慌不忙,态度沉着,不急躁随意。
  27. 淡定([dàn dìng]):指在面对各种情况时保持平静,不急躁,不随意反应。
  28. 安稳([ān wěn]):指状态或心态平和稳定,不浮躁,不随意变动。
  29. 平和([píng hé]):指性情温和,态度平稳,不急不躁,不随便行事。
  30. 沉静([chén jìng]):指性格或心态安静稳重,不浮躁,不随意表现。
  31. 自立([zì lì]):指依靠自己,不依赖他人,行为有主见,不随意跟随。
  32. 自强([zì qiáng]):指自我激励,追求进步,不依赖他人,不随意放弃。
  33. 遵规([zūn guī]):指严格遵守规则或制度,不随心所欲,不越界。
  34. 守矩([shǒu jǔ]):指遵守规矩,不越界,不随意打破规则。
  35. 守分([shǒu fèn]):指安守本分,不越界,不随意妄为。
  36. 守正([shǒu zhèng]):指坚持正道,不偏离原则,不随意行事。
  37. 守礼([shǒu lǐ]):指遵守礼仪规范,不随便,不失态。
  38. 守法([shǒu fǎ]):指严格遵守法律或规则,不随意违反。
  39. 守信([shǒu xìn]):指信守承诺,不随便失信,注重言行一致。
  40. 守纪([shǒu jì]):指遵守纪律,不随意破坏规则。
  41. 约束([yuē shù]):指对自己或他人行为进行限制,不放纵,不随便。
  42. 管束([guǎn shù]):指对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不随意放纵。
  43. 检点([jiǎn diǎn]):指注意自己的言行,自我约束,不随便失礼。
  44. 收敛([shōu liǎn]):指在行为或情绪上有所控制,不张扬,不随意。
  45. 内敛([nèi liǎn]):指性格或表现含蓄,不外露,不随意张扬。
  46. 低调([dī diào]):指为人处世不张扬,保持谦逊,不随意显摆。
  47. 谦和([qiān hé]):指态度温和谦逊,不张扬,不随便表现。
  48. 谦虚([qiān xū]):指为人不自满,态度低调,不随意炫耀。
  49. 谦逊([qiān xùn]):指态度恭敬温和,不骄傲,不随意张扬。
  50. 谨慎行事([jǐn shèn xíng shì]):指在行为上小心谨慎,深思熟虑,不随便做决定。
  51. 三思而行([sān sī ér xíng]):指做事前反复思考,不草率,不随意行动。
  52. 深思熟虑([shēn sī shú lǜ]):指在决策前充分考虑,不冲动,不随便下结论。

任性的详细解释

任性(rèn xìng)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顾及他人感受或客观条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甚至有时显得不太理智。

 

当一个人表现得任性时,通常会忽视规则、不考虑后果,甚至有些固执己见。这种性格特点在儿童身上较为常见,但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人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任性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任性并不完全是贬义词。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任性可能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坚持。关键在于把握分寸,既要保持自我,又要顾及他人感受和社会规范。

任性的出处

任性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