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潮湿的反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潮湿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干燥([gān zào]):指空气或物体缺乏水分,呈现干爽的状态,常用于形容天气或环境。
  2. 干爽([gān shuǎng]):形容没有湿气,感觉清爽干燥的状态,多用于描述衣物或空气。
  3. 干枯([gān kū]):指由于缺乏水分而变得枯萎或干瘪,常用于植物或皮肤的描述。
  4. 干涸([gān hé]):指水源或液体完全干掉,失去湿润的状态,常用于河流或土地。
  5. 干裂([gān liè]):由于缺乏水分而出现裂纹或破裂的现象,多见于皮肤或土壤。
  6. 干硬([gān yìng]):形容物体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坚硬,缺乏柔软感。
  7. 干瘪([gān biě]):指物体因缺水而变得萎缩、没有饱满感,常用于形容果实或皮肤。
  8. 干涩([gān sè]):形容缺乏润滑或水分,感觉粗糙或不顺滑,常用于嗓子或物体表面。
  9. 干躁([gān zào]):指环境或物体极度缺乏水分,令人感到不适的状态。
  10. 枯干([kū gān]):形容植物或物体因缺水而变得干枯,没有生气。
  11. 枯萎([kū wěi]):指植物因缺乏水分而失去活力,变得干枯无生气。
  12. 枯槁([kū gǎo]):形容植物或人因缺水或衰老而显得干枯憔悴。
  13. 枯竭([kū jié]):指资源或水分完全耗尽,呈现干涸无存的状态。
  14. 枯涩([kū sè]):形容缺乏水分或情感,显得干枯而无活力。
  15. 干冷([gān lěng]):指天气或环境既干燥又寒冷,缺乏湿润感。
  16. 干瘦([gān shòu]):形容人或物体因缺乏水分或营养而显得瘦弱干瘪。
  17. 干巴([gān bā]):口语中指物体失去水分,变得干硬或干瘪。
  18. 干透([gān tòu]):指物体完全失去湿气,变得彻底干燥。
  19. 干劲([gān jìn]):虽然多指精神状态,但在某些语境中可形容环境或物体无湿气,充满活力感。
  20. 焦干([jiāo gān]):指因高温或缺水而变得极度干燥,甚至有烧焦感。
  21. 焦枯([jiāo kū]):形容因高温或缺水而干枯,甚至有被烤焦的迹象。
  22. 焦裂([jiāo liè]):指物体因极度缺水和高热而出现干裂或焦化的现象。
  23. 焦躁([jiāo zào]):虽常指情绪,但在某些语境中可形容环境极度干热而令人不安。
  24. 枯燥([kū zào]):指环境或事物缺乏水分或趣味,显得单调而干巴巴。
  25. 干热([gān rè]):形容天气或环境既干燥又炎热,缺乏凉爽湿润感。
  26. 干扁([gān biǎn]):指物体因缺水而变得扁平干瘪,失去原有的饱满状态。
  27. 干缩([gān suō]):指物体因失去水分而体积缩小,呈现干瘪状态。
  28. 干皱([gān zhòu]):形容皮肤或物体因缺水而出现皱纹或褶皱。
  29. 干枯无味([gān kū wú wèi]):成语,形容事物既干枯又缺乏趣味或生气,常用于比喻。
  30. 枯木逢春([kū mù féng chūn]):成语,虽有转机含义,但枯木本身指干枯无水的状态,与湿润相反。

潮湿的详细解释

潮湿(cháo shī)指物体或环境中含有较多水分,呈现出湿润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液体渗透导致,常见于雨后、浴室等场景。

 

当环境潮湿时,物体表面可能附着水珠,触感黏腻,甚至散发霉味。例如,南方梅雨季节的墙壁、未晾干的衣物都会呈现典型的潮湿特征。

 

与干燥相反,潮湿可能引发细菌滋生或金属锈蚀,但某些生物(如苔藓)却依赖潮湿环境生存。该词也可比喻情绪氛围,如潮湿的回忆指代阴郁而绵长的情感。

潮湿的出处

潮湿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