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低声下气的造句(41个)

共有 41 个低声下气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低声下气地道歉。
  2. 低声下气,怕被批评。
  3. 面对老板,他低声下气
  4. 看到老师,他低声下气回应。
  5. 他每次遇事都低声下气
  6. 低声下气地请求原谅。
  7. 学生面对家长低声下气说话。
  8. 小王低声下气地认了错。
  9. 他说话一直都是低声下气的。
  10. 每天面对上司,他都低声下气
  11. 在父母面前,他低声下气解释。
  12. 面对批评,他只会低声下气地承认。
  13. 上级发火时,他一贯低声下气
  14. 因为犯错,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请罪。
  15. 在领导面前,他总是低声下气,没有自信。
  16. 低声下气地向同事道歉,希望得到原谅。
  17. 低声下气地向妈妈认错,声音几乎听不见。
  18. 面对爱人的埋怨,他只能低声下气地安慰对方。
  19. 每次被质问时,他都低声下气,毫无反驳之力。
  20. 在同学面前,他低声下气地解释自己的迟到原因。
  21. 老板生气时,他低声下气地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22. 出了差错,他低声下气地请求原谅,希望能获得一次机会。
  23. 她为了保住工作,只能低声下气地配合领导的各种要求。
  24. 他每次遇到问题就低声下气,从来不敢主动解释事情经过。
  25. 面对众人的误解,他低声下气地为自己辩解,却没有人相信他。
  26. 当父母批评他时,他低声下气地承认错误,不敢有任何辩解之词。
  27. 因为职位低微,他在公司一直低声下气,连说话都非常谨慎小心。
  28. 低声下气地把所有委屈都咽在心里,只留一脸的无奈和不甘。
  29. 在外人面前,他从不争辩,总是低声下气地接受所有的指责和批评。
  30. 同事对他横加指责,他却低声下气地承受了下来,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31. 他为了家里的和睦,一直低声下气地处理家务,从不向家人抱怨委屈。
  32. 无论做错什么,她总是低声下气地认错,希望大家可以给她一次机会原谅。
  33. 他面对上级的无理要求,只能低声下气地接受,根本没有说不的勇气。
  34. 在朋友面前,她低声下气地倾诉着自己的苦衷,却始终得不到理解和安慰。
  35. 他在家里地位很低,做什么都要低声下气,从来不敢在家人大声说话。
  36. 因为害怕被批评,孩子总是低声下气地把作业交给老师,生怕哪里做错了。
  37. 她面对老板的刁难,只能低声下气地忍受,从未有过一点抱怨和不满。
  38. 长时间的打压让他习惯了低声下气地生活,甚至忘记了争取自己的权利。
  39. 他对生活充满无奈,每天都低声下气地对待周围的人,已经失去了自信。
  40. 为了维护家庭稳定,她选择低声下气地沟通,哪怕委屈只能自己一人承担。
  41. 孩子犯了错误,害怕受罚,他就低声下气地认错,眼里满是歉意和悔意。

低声下气的详细解释

低声下气(dī shēng xià qì)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说话时声音低微、态度谦卑,甚至带有讨好或畏惧的意味。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某种压力或特殊情况下表现出的卑微姿态,往往带有贬义色彩。

 

从字面意思来看,低声下气可以拆解为低声和下气两部分。低声指说话声音很小,不敢大声;下气则表示压抑自己的气息,形容态度谦卑。两者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状态。

 

在实际使用中,低声下气多用于描述下级对上级、弱者对强者时的表现。比如员工面对严厉的老板时可能会低声下气;欠债的人面对债主时也常常低声下气。这种态度往往源于地位不平等或有所求,反映了说话者的弱势处境。

 

需要注意的是,低声下气与礼貌谦逊有所不同。前者带有被迫和无奈的成分,而后者则是主动选择的表现。过度低声下气可能会让人觉得缺乏骨气,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把握好分寸。

低声下气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