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拥护的反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拥护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反对([fǎn duì]):表示不赞成或不同意某种观点、政策或行为,与支持的态度相对立。
  2. 抵制([dǐ zhì]):指通过行动或态度拒绝接受或参与某事,表现出不认同或不合作的态度。
  3. 抗议([kàng yì]):公开表达不满或反对意见,通常针对某些不公正或不合理的事物。
  4. 非议([fēi yì]):指对某事或某人提出批评或不同看法,带有不赞同的意味。
  5. 排斥([pái chì]):指拒绝接受或故意疏远某人或某事物,表现出不接纳的态度。
  6. 否定([fǒu dìng]):指不承认或不认可某事物的价值或正确性,与肯定的态度相反。
  7. 反驳([fǎn bó]):指用理由或证据驳斥他人的观点或主张,表明不同意。
  8. 批驳([pī bó]):指对某种观点或行为进行批评和反驳,指出其错误或不足。
  9. 责难([zé nàn]):指对某人或某事提出批评或指责,表达不满或不认可。
  10. 异议([yì yì]):指对某事持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通常带有不赞成的意味。
  11. 驳斥([bó chì]):指用事实或道理反驳他人的言论或观点,表明不认同。
  12. 诋毁([dǐ huǐ]):指用言语攻击或贬低某人或某事,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
  13. 贬斥([biǎn chì]):指通过批评或贬低的方式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不认可。
  14. 抨击([pēng jī]):指对某事或某人进行激烈的批评或攻击,表达强烈的不满。
  15. 谴责([qiǎn zé]):指对错误或不当行为进行公开的批评和指责,表明不接受。
  16. 指责([zhǐ zé]):指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当行为提出批评,表达不满或不赞同。
  17. 非难([fēi nàn]):指对某事或某人提出批评或责难,表现出不认可的态度。
  18. 攻讦([gōng jié]):指用尖刻的言语攻击或揭发他人的缺点或错误,表示反对。
  19. 斥责([chì zé]):指严厉地批评或责备某人,表达强烈的不满或不认同。
  20. 痛斥([tòng chì]):指对某事或某人进行强烈的批评和指责,态度非常坚决。
  21. 唾弃([tuò qì]):指对某事或某人表示极度的厌恶和鄙视,态度非常排斥。
  22. 鄙弃([bǐ qì]):指对某人或某事表现出轻视和不屑,带有强烈的反对情绪。
  23. 摒弃([bìng qì]):指主动放弃或拒绝接受某种观念或事物,表明不认可。
  24. 拒斥([jù chì]):指明确拒绝接受或认同某事,表现出强烈的不同意。
  25. 厌弃([yàn qì]):指对某事或某人感到厌恶而不再接纳,态度上完全排斥。
  26. 违逆([wéi nì]):指不顺从或违背某种意愿或主张,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
  27. 背弃([bèi qì]):指背离或放弃原有的承诺或立场,态度上转为不认同。
  28. 忤逆([wǔ nì]):指不顺从或违背他人的意愿,带有对抗或不服从的意味。
  29. 对抗([duì kàng]):指采取对立的态度或行动,与合作或支持完全相反。
  30. 敌视([dí shì]):指对某人或某事怀有敌意,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不友好。
  31. 作对([zuò duì]):指故意与某人或某事对着干,表现出不合作或反对的态度。
  32. 唱反调([chàng fǎn diào]):指故意提出与主流观点相反的意见,带有不认同的意味。
  33. 顶撞([dǐng zhuàng]):指用言语或态度与他人发生冲突,表现出不服从或不赞同。
  34. 违抗([wéi kàng]):指不服从或反抗某种命令或意愿,态度上完全对立。

拥护的详细解释

拥护(yōng hù)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表示对某人、某事物或某种主张的支持和赞成。这个词通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强调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坚定的立场。

 

在实际使用中,拥护既可以指对领导、政策的支持,也可以表达对某种理念或价值观的认同。比如我们可以说人民群众拥护政府的决策,也可以说年轻人拥护环保理念。

 

与简单的支持相比,拥护所表达的态度更为坚定和热忱。它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更包含主动维护和捍卫的意味。当一个人拥护某种观点时,往往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立场。

 

需要注意的是,拥护虽然表达支持,但程度比赞同更强烈,比崇拜更理性。它是一个既体现情感认同,又包含理性判断的词语,在正式场合和日常交流中都很常用。

拥护的出处

拥护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