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宏观的反义词(27个)

共找到 27 个宏观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微观([wēi guān]):指对事物细小、局部或具体层面的观察和研究,与整体或全局视角相对。
  2. 细致([xì zhì]):形容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强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与粗略或全面的视角形成对比。
  3. 具体([jù tǐ]):指事物或问题的特定内容和细节,侧重于个体的特性,与抽象或整体的概念相对。
  4. 局部([jú bù]):指整体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个范围,强调有限的区域或方面,与全局或整体相对。
  5. 狭窄([xiá zhǎi]):形容视野或思维的局限性,侧重于范围小或局限于某一方面,与广阔的视角形成对比。
  6. 片面([piàn miàn]):指看待问题时只关注某一方面,缺乏全面性,与整体或多维度的观察方式相对。
  7. 狭隘([xiá ài]):形容思维或观点的局限,缺乏开阔的胸襟或广泛的视角,与开阔的视野相对。
  8. 细微([xì wēi]):指非常细小或微小的部分,强调细节或个体特性,与大范围的观察方式不同。
  9. 个别([gè bié]):指单个或少数的情况,强调非整体或非普遍性,与广泛或全面的概念相对。
  10. 琐碎([suǒ suì]):形容事物细小而繁杂,侧重于零散的细节,与整体或重要的方面形成对比。
  11. 零散([líng sǎn]):指不集中、不成体系的状态,强调分散的个体或部分,与整体或系统的概念相对。
  12. 细小([xì xiǎo]):形容规模或范围很小,侧重于微小的部分或细节,与大规模或整体相对。
  13. 狭小([xiá xiǎo]):指空间或范围有限,强调局促或受限的状态,与宽广或全面的视角不同。
  14. 单薄([dān báo]):形容内容或视野的单调和局限,缺乏广度或深度,与全面或丰富的概念相对。
  15. 浅显([qiǎn xiǎn]):指内容或理解的表面化,缺乏深入或全面的分析,与深刻或整体的视角相对。
  16. 局限([jú xiàn]):指受到某种限制,视野或思维无法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与开阔或全面相对。
  17. 短浅([duǎn qiǎn]):形容眼光或思维缺乏长远和全面的考虑,局限于眼前或局部,与远见或全局相对。
  18. 肤浅([fū qiǎn]):指对事物的理解或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或广度,与深刻或全面相对。
  19. 细腻([xì nì]):形容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非常到位,侧重于微小部分,与粗放或整体的视角不同。
  20. 零碎([líng suì]):指事物分散、不成整体,强调细小的部分或片段,与完整或全面的概念相对。
  21. 枝节([zhī jié]):指次要的、细小的部分,侧重于非主要的内容,与整体或核心相对。
  22. 末节([mò jié]):指不重要的小细节,强调次要的部分,与主要或整体的内容形成对比。
  23. 小节([xiǎo jié]):指小的部分或细节,侧重于非全局的内容,与整体或大方向相对。
  24. 细部([xì bù]):指事物的具体细节或局部构成,强调小的组成部分,与整体结构相对。
  25. 个体([gè tǐ]):指单一的、独立的个体单位,侧重于单个对象,与群体或整体的概念不同。
  26. 小范围([xiǎo fàn wéi]):指有限的区域或范围,强调局部的特点,与广阔或全面的范围相对。
  27. 小规模([xiǎo guī mó]):形容规模较小,局限于一定的程度或范围,与大规模或整体的概念形成对比。

宏观的详细解释

宏观(hóng guān)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从整体、全局或大范围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这个词常与微观相对,微观关注细节和局部,而宏观则强调对事物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

 

在经济学中,宏观通常指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比如宏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等。这些概念关注的是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等大范围的经济指标。

 

物理学中,宏观世界指的是肉眼可见的物体和现象,与微观的原子、分子层面形成对比。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用宏观来描述对某个问题的整体看法,比如从宏观角度思考社会发展。

 

使用宏观视角有助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避免陷入局部细节而忽视整体趋势。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中尤为重要。

宏观的出处

宏观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