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羞涩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羞涩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腼腆([miǎn tiǎn]):指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情感,常带有一种拘谨或不好意思的表现。
  2. 害羞([hài xiū]):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感到不安或不自在,常表现为脸红或不敢直视对方。
  3. 忸怩([niǔ ní]):形容因不好意思或不自然而表现出扭捏、拘谨的态度。
  4. 拘谨([jū jǐn]):指行为或态度上显得拘束、不放松,缺乏自然大方的表现。
  5. 内向([nèi xiàng]):形容性格倾向于内敛,不太主动与人交流,容易在社交场合显得拘束。
  6. 胆怯([dǎn qiè]):指因缺乏勇气或自信而在人前表现得畏缩或不安。
  7. 羞怯([xiū qiè]):形容因不自信或怕生而表现出胆小、不敢主动的态度。
  8. 局促([jú cù]):指在特定场合下感到不安或不自在,行为显得不自然。
  9. 扭捏([niǔ niē]):形容因不好意思或不自然而表现出不爽快、不大方的姿态。
  10. 靦腆([tiǎn tiǎn]):指性格内敛,面对他人时常显得拘谨或不善于表达。
  11. 怕羞([pà xiū]):形容因担心尴尬或不自在而表现出退缩或回避的态度。
  12. 含羞([hán xiū]):指内心有种不好意思的情感,常表现为低头或回避目光。
  13. 羞赧([xiū nǎn]):形容因尴尬或不自在而脸上泛红,表现出不安的情绪。
  14. 羞惭([xiū cán]):指因自感不足或尴尬而产生一种内心的不安或愧疚。
  15. 羞愧([xiū kuì]):形容因自认为有失体面或错误而感到不安和内疚。
  16. 自愧([zì kuì]):指因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或有不足之处而感到不安。
  17. 惭愧([cán kuì]):形容因自感有错或不足而在内心感到不安和歉意。
  18. 不安([bù ān]):指内心感到不平静或不自在,常因尴尬或紧张引起。
  19. 紧张([jǐn zhāng]):形容在特定情境下因不适应或压力而显得拘束或不自然。
  20. 拘束([jū shù]):指行为或态度上显得不自由、不放松,缺乏自然的表现。
  21. 胆小([dǎn xiǎo]):形容缺乏勇气,在人前容易表现出畏缩或不自信的态度。
  22. 畏怯([wèi qiè]):指因害怕或不自信而在行为上显得退缩或犹豫。
  23. 退缩([tuì suō]):形容在面对挑战或人群时因缺乏信心而选择回避或后退。
  24. 犹豫([yóu yù]):指在行动或表达上显得不果断,常因内心不安或顾虑。
  25. 迟疑([chí yí]):形容因缺乏信心或不确定而在行为上表现得犹豫不决。
  26. 不适([bù shì]):指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下感到不自在,行为显得不自然。
  27. 尴尬([gān gà]):形容在特定情境下感到不自在或难堪,常伴随不安的情绪。
  28. 难堪([nán kān]):指因处境或言行不当而感到不安或不好意思。
  29. 窘迫([jiǒng pò]):形容因处境尴尬或不适而表现出不安或局促的态度。
  30. 木讷([mù nè]):指性格或言行上显得呆板、不善表达,常给人拘谨之感。
  31. 怯生([qiè shēng]):形容因不熟悉环境或人际关系而表现出胆小或不自在。
  32. 羞窘([xiū jiǒng]):指因尴尬或不适而感到不安,行为上显得不自然。
  33. 含蓄([hán xù]):形容言行上不直接、不张扬,常带有内敛或拘谨的特质。
  34. 内敛([nèi liǎn]):指性格或情感表达上不外露,常显得安静或不主动。
  35. 低调([dī diào]):形容为人处事不张扬、不显露,常带有一种内向的特质。

羞涩的详细解释

羞涩(xiū s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因紧张或不安而产生的拘谨表现。这种情绪往往伴随着面部泛红、言语吞吐或肢体动作不自然等生理反应,反映出个体对当前情境的敏感与不适应。

 

从心理学角度看,羞涩源于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或对自我表现的怀疑。青少年时期是羞涩情绪的高发阶段,这与自我意识觉醒和社会经验不足密切相关。适度的羞涩可能被视为谦逊的美德,但过度羞涩则可能阻碍正常社交。

 

在文学作品中,羞涩常被赋予美好的意象。低头浅笑的羞涩少女、欲言又止的羞涩告白,这些描写往往能唤起读者对纯真情感的共鸣。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恰恰体现了中文文化中对内敛之美的推崇。

羞涩的出处

羞涩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