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无形的反义词(20个)

共找到 20 个无形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有形([yǒu xíng]):指具有具体形态或可见的外观,可以被感知或触摸到的状态。
  2. 具体([jù tǐ]):指事物具有明确的形态或特征,能够被清楚地描述或辨识。
  3. 实在([shí zài]):指真实存在、可以感知或触及的事物,具有实际的存在感。
  4. 实际([shí jì]):指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情况,具有可感知或可验证的特性。
  5. 明确([míng què]):指内容或形态清晰可见,没有模糊或抽象的成分。
  6. 清晰([qīng xī]):指事物的形态或特征清楚明了,容易被辨识或理解。
  7. 显著([xiǎn zhù]):指特征或形态非常明显,容易被注意到或感知。
  8. 明显([míng xiǎn]):指事物的形态或特点显而易见,不需要猜测或推测。
  9. 可见([kě jiàn]):指能够被眼睛看到,具有具体的形态或外观。
  10. 可触([kě chù]):指能够通过触觉感知,具有实际的物理存在。
  11. 真实([zhēn shí]):指事物确实存在,具有可感知或验证的形态。
  12. 具象([jù xiàng]):指具有具体形象或形态,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
  13. 外显([wài xiǎn]):指特征或形态表现在外部,容易被观察到。
  14. 直观([zhí guān]):指事物的形态或特征一目了然,不需要深入思考即可了解。
  15. 显现([xiǎn xiàn]):指形态或特征展现出来,能够被清楚地感知。
  16. 确切([què qiè]):指具有明确的形态或内容,不含糊、不抽象。
  17. 客观([kè guān]):指独立于主观意识,真实存在并可被感知的事物。
  18. 实体([shí tǐ]):指具有实际形态和物理存在的事物,能够被感知。
  19. 物化([wù huà]):指抽象的概念或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形态或存在。
  20. 成形([chéng xíng]):指事物形成具体的形态或结构,可以被感知。

无形的详细解释

无形(wú xíng)指没有具体形态或不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状态。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抽象概念、精神层面或难以捉摸的现象,强调其存在却不可见的特性。

 

在哲学范畴中,无形往往与形而上相对应,指代超越物质形态的本质或规律。比如道家思想中的道,就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虽不可见却支配着万物运行。

 

日常生活中,无形也被用来形容那些难以量化却真实存在的影响。压力、情感、文化熏陶等,都是典型的无形力量,它们不具实体却深刻改变着人的行为与认知。

 

从构词角度看,无形由否定前缀无与名词形组合而成,这种结构在汉语中常用来表达对某种属性的否定或超越,形成新的抽象概念。

无形的出处

无形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