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治标不治本的近义词(39个)

共找到 39 个治标不治本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头痛医头([tóu tòng yī tóu]):比喻只解决表面问题,而不从根本上处理根源,类似于只针对症状下手而忽略病因。
  2. 脚痛医脚([jiǎo tòng yī jiǎo]):形容只关注局部问题而不考虑整体或根本原因,处理方式较为片面。
  3. 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比喻用错误的手段暂时缓解问题,却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未能触及根本。
  4. 扬汤止沸([yáng tāng zhǐ fèi]):形容用表面的方法试图解决问题,但无法真正消除问题的根源,就像用勺子舀开热水却无法让水冷却。
  5. 隔靴搔痒([gé xuē sāo yǎng]):比喻做事不得要领,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只能在外围做无用功。
  6. 浅尝辄止([qiǎn cháng zhé zhǐ]):指做事不深入,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探究深层问题或解决根本矛盾。
  7.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形容做事没有坚持到底,未能完成全部目标或解决深层问题。
  8.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指做事草率,只求表面应付过去,而不认真处理核心问题。
  9.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形容做事不求上进,只求暂时应付,不从长远考虑问题的解决。
  10. 因循守旧([yīn xún shǒu jiù]):指墨守成规,不求改变,只维持现状而忽略深层问题的存在。
  11. 临时抱佛脚([lín shí bào fó jiǎo]):比喻平时不努力,关键时刻才做表面功夫,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比喻自欺欺人,只做表面文章而不正视问题的本质。
  13. 粉饰太平([fěn shì tài píng]):指用虚假的手段掩盖问题,制造表面和谐的假象,而不解决实际矛盾。
  14.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形容处理问题时回避重要的、根本的部分,只关注次要或容易解决的方面。
  15.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比喻忽略根本问题而追求次要或表面的东西,未能抓住重点。
  16.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指把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搞反了,未能优先解决核心问题。
  17. 顾此失彼([gù cǐ shī bǐ]):形容只顾及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未能全面解决问题。
  18. 挂一漏万([guà yī lòu wàn]):比喻做事只抓住一点而忽略全局,未能从根本上处理问题。
  19. 一曝十寒([yī pù shí hán]):形容做事缺乏持久性,未能持续努力以解决深层问题。
  20. 浅显易见([qiǎn xiǎn yì jiàn]):指只看到表面的、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未能深入挖掘隐藏的根源。
  21.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比喻观察或处理问题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了解或解决根本矛盾。
  22. 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形容做事草率,只看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
  23. 蜻蜓点水([qīng tíng diǎn shuǐ]):比喻做事只触及表面,未能深入探究或解决问题的核心。
  24. 略知皮毛([lüè zhī pí máo]):指对问题只了解表面或初步的部分,未能掌握实质内容。
  25.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形容做事不求深入理解,只满足于表面的认知,未能抓住根本。
  26. 浅薄无知([qiǎn bó wú zhī]):指对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浅显层面,未能深入分析或解决实质问题。
  27. 只重形式([zhī zhòng xíng shì]):形容做事只注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在的实质内容。
  28. 重表不重里([zhòng biǎo bù zhòng lǐ]):指只关注外在的现象或形式,而忽略内在的本质或根本问题。
  29. 只看表面([zhī kàn biǎo miàn]):形容处理问题时只关注显而易见的方面,未能深入探究根源。
  30. 不究根底([bù jiū gēn dǐ]):指做事不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只停留在表层处理。
  31. 表面文章([biǎo miàn wén zhāng]):比喻做事只注重外在形式,而不解决实际问题或深层矛盾。
  32. 形式主义([xíng shì zhǔ yì]):指做事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实质内容或根本问题的解决。
  33. 急功近利([jí gōng jìn lì]):形容做事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或效果,而不考虑长远规划或根本解决。
  34. 权宜之计([quán yí zhī jì]):指暂时性的解决办法,只能应付当前情况,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5. 临时对策([lín shí duì cè]):指临时采取的措施,只解决眼前问题,而未能长远规划或根除隐患。
  36. 应急之举([yìng jí zhī jǔ]):形容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只能暂时缓解问题,未能彻底解决根源。
  37. 短视行为([duǎn shì xíng wéi]):指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只关注眼前利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8. 只顾眼前([zhī gù yǎn qián]):形容做事只考虑当前的情况,忽略长远影响或根本问题的解决。
  39. 缺乏远见([quē fá yuǎn jiàn]):指做事没有长远的规划,只关注眼前的现象,未能触及问题的本质。

治标不治本的详细解释

治标不治本(zhì biāo bù zhì běn)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解决问题时只处理表面现象,而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或本质。

 

这个成语通过标与本的对立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标指的是外在表现或症状,本则指内在原因或本质。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虽然可能暂时缓解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往往会导致问题反复出现。

 

在现实生活中,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很常见。比如用止痛药缓解头痛却不找出病因,或者用行政命令压制社会矛盾而不解决深层问题。这些做法都体现了治标不治本的特点。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不能满足于表面功夫,而要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否则,问题很可能会以其他形式再次出现。

治标不治本的出处

治标不治本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