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不孝的反义词(63个)

共找到 63 个不孝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孝顺([xiào shùn]):指对父母或长辈尊敬、关爱并尽到赡养和照顾的责任,体现一种传统的美德。
  2. 孝敬([xiào jìng]):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和奉养,包含恭敬的态度和实际的关怀行为。
  3. 孝义([xiào yì]):指既孝顺父母又注重道义,是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
  4. 孝道([xiào dào]):指遵循尊敬和奉养长辈的道德规范,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5. 孝心([xiào xīn]):指对长辈的深切关怀和尊敬之情,通常表现为实际的照顾和体贴。
  6. 尽孝([jìn xiào]):指尽力履行对父母或长辈的责任和义务,表达关爱和尊重。
  7. 敬老([jìng lǎo]):指尊敬和照顾年长者,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礼貌。
  8. 尊老([zūn lǎo]):表示对年长者的尊重和礼遇,是一种社会美德。
  9. 奉养([fèng yǎng]):指供养和照顾长辈,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体现责任感。
  10. 侍奉([shì fèng]):指以恭敬的态度服侍长辈,通常包括日常生活的照料。
  11. 赡养([shàn yǎng]):指在物质和精神上供养长辈,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
  12. 恭顺([gōng shùn]):指对长辈态度恭敬、顺从,表现为言行上的尊重。
  13. 顺从([shùn cóng]):指听从长辈的意见和教导,体现对他们的敬重。
  14. 敬顺([jìng shùn]):指以恭敬的心态顺从长辈的意愿,体现家庭中的和谐。
  15. 温顺([wēn shùn]):指态度温和、顺从长辈,展现出柔和与尊重的一面。
  16. 孝友([xiào yǒu]):指既孝顺长辈又友爱兄弟姐妹,体现家庭和睦的美德。
  17. 孝悌([xiào tì]):指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恭敬,是传统伦理中的重要原则。
  18. 敬爱([jìng ài]):指对长辈既尊敬又关爱,是一种深厚的情感表现。
  19. 关爱([guān ài]):指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体现在日常的体贴与照顾中。
  20. 体贴([tǐ tiē]):指细心关怀长辈的需求和感受,表现出温暖和细致。
  21. 关怀([guān huái]):指对长辈的深切关心,常通过行动来体现温暖和支持。
  22. 爱戴([ài dài]):指对长辈既热爱又敬重,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态度。
  23. 敬重([jìng zhòng]):指对长辈怀有深深的尊敬和重视,体现在言行之中。
  24. 崇敬([chóng jìng]):指对长辈的高度尊敬和仰慕,常带有一种崇拜的情感。
  25. 顺意([shùn yì]):指顺从长辈的心意和意愿,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和体贴。
  26. 和睦([hé mù]):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尤其体现对长辈的尊重与关爱。
  27. 亲善([qīn shàn]):指与长辈关系亲近友好,表现出温暖和敬意。
  28. 友爱([yǒu ài]):指家庭中充满互相关爱的氛围,尤其是对长辈的关怀。
  29. 温情([wēn qíng]):指对长辈展现出的温暖和深情,体现家庭中的关爱。
  30. 敬奉([jìng fèng]):指以恭敬的态度奉养和服侍长辈,体现传统美德。
  31. 大孝([dà xiào]):指对长辈的高度孝顺和尊重,是孝行的极致表现。
  32. 纯孝([chún xiào]):指对长辈的孝心纯真无私,没有任何杂念和功利心。
  33. 至孝([zhì xiào]):指对长辈的孝顺达到极高的境界,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34. 孝行([xiào xíng]):指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奉养,注重实践。
  35. 孝德([xiào dé]):指以孝顺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部分。
  36. 孝名([xiào míng]):指因对长辈的孝顺而获得的良好名声,体现社会认可。
  37. 孝贤([xiào xián]):指既孝顺又有贤德之人,是对品格的高度赞誉。
  38. 孝思([xiào sī]):指对长辈的思念和孝心,常在长辈不在时表现为怀念。
  39. 孝志([xiào zhì]):指以孝顺为志向和目标,体现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40. 孝亲([xiào qīn]):指对父母或亲人的孝顺和尊敬,是家庭伦理的基础。
  41. 孝爱([xiào ài]):指对长辈的孝顺与深爱,结合了尊敬与情感的表达。
  42. 尊亲([zūn qīn]):指尊敬父母或亲人,体现对家庭成员的重视和礼遇。
  43. 敬亲([jìng qīn]):指以恭敬的态度对待父母或亲人,体现家庭中的尊重。
  44. 爱亲([ài qīn]):指对父母或亲人的深切关爱,是一种情感上的紧密联系。
  45. 亲爱([qīn ài]):指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的亲近和热爱,体现温馨氛围。
  46. 顺亲([shùn qīn]):指顺从父母或亲人的意愿,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和体贴。
  47. 事亲([shì qīn]):指服侍和奉养父母或亲人,通过行动表达关怀和责任。
  48. 养亲([yǎng qīn]):指供养父母或亲人,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体现责任感。
  49. 报恩([bào ēn]):指通过实际行动回报长辈的养育之恩,体现感恩之心。
  50. 感恩([gǎn ēn]):指对长辈的养育和关怀心怀感激,并以行动回馈。
  51. 知恩([zhī ēn]):指明白长辈的恩情,怀有感激之情并付诸行动。
  52. 念恩([niàn ēn]):指常常想起长辈的恩情,内心充满感激和怀念。
  53. 答恩([dá ēn]):指以实际行动回报长辈的恩情,体现责任和感恩。
  54. 尽责([jìn zé]):指履行对长辈的责任和义务,体现家庭中的担当。
  55. 尽心([jìn xīn]):指全心全意地对待长辈,表现出真诚的关怀和奉献。
  56. 尽意([jìn yì]):指尽自己所能满足长辈的心意,体现体贴和尊重。
  57. 尽礼([jìn lǐ]):指以礼节和行动对长辈尽到应有的尊重和奉养。
  58. 尽忠([jìn zhōng]):指对长辈忠诚无私,常用于形容极高的奉献精神。
  59. 尽诚([jìn chéng]):指以真诚的态度对待长辈,体现无私和真心。
  60. 孝顺父母([xiào shùn fù mǔ]):特指对父母的尊敬和奉养,是家庭伦理中的核心行为。
  61. 尊老爱幼([zūn lǎo ài yòu]):指尊敬长辈、关爱幼小,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美德。
  62. 敬老尊贤([jìng lǎo zūn xián]):指尊敬年长者和有德行的人,体现社会伦理的尊重。
  63. 孝老爱亲([xiào lǎo ài qīn]):指孝顺长辈、关爱亲人,是家庭美德的具体表现。

不孝的详细解释

不孝(bù xiào)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伦理概念,主要指子女对父母未尽到应有的孝顺责任。在古代社会,不孝被视为严重的道德缺失,甚至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不孝的具体表现包括不赡养父母、不尊敬长辈、违背父母意愿等行为。儒家思想将孝道视为人伦之本,认为不孝之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孝经中明确提到,孝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现代社会对不孝的理解有所变化,但基本内涵仍然保留。虽然不再像古代那样严苛,但不孝行为仍然会受到道德谴责。当代法律也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体现了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延续。

不孝的出处

不孝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