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站立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站立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坐下([zuò xià]):指身体从直立状态变为坐姿,通常表示休息或放松。
  2. 蹲下([dūn xià]):指身体向下弯曲,双腿屈膝,呈现蹲着的姿势。
  3. 躺下([tǎng xià]):指身体平躺在地面或床上,通常与休息或睡眠相关。
  4. 坐下([zuò xià]):指从直立转为坐在椅子或地面上的状态。
  5. 屈膝([qū xī]):指双腿弯曲,通常与下蹲或跪下的动作相关。
  6. 趴下([pā xià]):指身体向前俯卧,通常是脸朝下的姿势。
  7. 卧倒([wò dǎo]):指身体迅速平躺或趴下,常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躲避。
  8. 坐卧([zuò wò]):指处于坐着或躺着的状态,与直立相对。
  9. 蹲坐([dūn zuò]):指身体半蹲或坐在较低位置的姿态。
  10. 俯卧([fǔ wò]):指身体面朝下平躺的姿势,常用于休息或特定运动。
  11. 平躺([píng tǎng]):指身体平直地躺在地面或床上,通常表示放松。
  12. 侧卧([cè wò]):指身体侧身躺下的状态,与直立姿态相反。
  13. 跪下([guì xià]):指双膝着地,身体下沉,常用于表达敬意或请求。
  14. 蜷缩([quán suō]):指身体蜷曲成一团,通常表示畏缩或取暖。
  15. 低头([dī tóu]):指头部向下,与挺直身体的姿态形成对比。
  16. 弯腰([wān yāo]):指身体前屈,通常是为了捡东西或做某些动作。
  17. 曲身([qū shēn]):指身体弯曲,常用于描述不直立的姿态。
  18. 俯身([fǔ shēn]):指身体向前或向下弯曲,常用于观察或拾物。
  19. 蹲伏([dūn fú]):指身体蹲下并贴近地面,常用于隐藏或准备动作。
  20. 卧地([wò dì]):指身体平躺在地面上,与直立状态相反。
  21. 坐定([zuò dìng]):指身体稳定地坐在某处,表示不再移动。
  22. 安坐([ān zuò]):指平静地坐在某处,通常表示休息或等待。
  23. 静卧([jìng wò]):指安静地躺着,常用于描述休息或养病的状态。
  24. 倚坐([yǐ zuò]):指靠着某物坐下,与完全直立的姿态不同。
  25. 盘坐([pán zuò]):指双腿交叉坐在地面上,常用于冥想或休息。
  26. 箕坐([jī zuò]):指两腿分开随意坐着,通常显得比较放松。
  27. 端坐([duān zuò]):指正直地坐着,虽然不是直立,但与随意姿态相反。
  28. 靠卧([kào wò]):指靠着某物躺下或半躺的状态,表示放松。
  29. 蜷卧([quán wò]):指身体蜷曲着躺下,常用于描述睡眠或畏寒。
  30. 伏地([fú dì]):指身体贴近地面趴下,常用于躲避或观察。
  31. 坐卧不安([zuò wò bù ān]):形容内心不安,难以平静地坐着或躺着。
  32. 卧床不起([wò chuáng bù qǐ]):指因病或虚弱而无法起身,只能躺在床上。

站立的详细解释

站立(zhàn lì)指人体保持直立姿态,双脚支撑身体重量,躯干垂直于地面的状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

 

从生理学角度看,站立需要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脊柱保持自然弯曲,膝关节伸直,骨盆处于中立位置。这种姿势既能保持身体平衡,又为行走、奔跑等活动做好准备。

 

在文化层面,站立往往象征着尊严与力量。许多正式场合要求人们保持站立姿势,以显示尊重或庄重。相反,长时间站立也可能带来疲劳,这在某些职业中成为需要克服的工作挑战。

 

日常生活中,站立是最常见的身体姿态之一。从等公交车到参加会议,从欣赏风景到进行简单交流,站立都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姿势。保持良好站立姿势对脊柱健康和整体体态都有重要影响。

站立的出处

站立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