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独善其身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独善其身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兼济天下([jiān jì tiān xià]):指不仅关注自身利益,还致力于帮助他人、造福社会,体现一种广博的胸怀和责任感。
  2. 普度众生([pǔ dù zhòng shēng]):佛教用语,意为普遍救度一切有情众生,泛指心怀大爱,救助他人。
  3. 舍己为人([shě jǐ wéi rén]):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表现出无私的精神。
  4.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完全以公共利益为重,没有一点私心,体现高尚的品格。
  5. 以天下为己任([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将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展现出强烈的担当意识。
  6. 心系苍生([xīn xì cāng shēng]):心中牵挂着广大百姓,关心他们的疾苦与福祉。
  7. 忧国忧民([yōu guó yōu mín]):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安危而忧虑,表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8. 胸怀天下([xiōng huái tiān xià]):心胸开阔,关心整个世界的命运与发展。
  9. 造福一方([zào fú yī fāng]):为某一地区或群体带来福祉,致力于改善他们的生活。
  10. 利国利民([lì guó lì mín]):对国家和人民都有益处,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11. 无私奉献([wú sī fèng xiàn]):不求回报地为他人或社会付出,体现高尚的情操。
  12. 天下为公([tiān xià wéi gōng]):强调世界是大家的,资源和利益应为公众共享。
  13. 济世救人([jì shì jiù rén]):救助世人,挽救他人于危难之中,体现仁爱之心。
  14. 仁心仁术([rén xīn rén shù]):常用于形容医者既有仁爱之心,又有高超的医术,泛指心怀慈悲。
  15. 博爱众生([bó ài zhòng shēng]):对一切生命都怀有广泛的爱心,体现无差别的关怀。
  16. 泽被苍生([zé bèi cāng shēng]):恩泽惠及广大百姓,形容对社会有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17. 救苦救难([jiù kǔ jiù nàn]):帮助处于苦难中的人,解决他们的困境,体现慈悲为怀。
  18. 舍己救人([shě jǐ jiù rén]):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助他人,表现出无私的精神。
  19. 扶危济困([fú wēi jì kùn]):帮助处于危难和贫困中的人,体现乐于助人的品质。
  20. 以民为本([yǐ mín wéi běn]):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强调关注民生的重要性。
  21. 为民谋福([wéi mín móu fú]):为老百姓谋求幸福和利益,体现为公众服务的精神。
  22. 心怀大众([xīn huái dà zhòng]):心中装着广大群众,关心他们的需求和福祉。
  23. 解民倒悬([jiě mín dào xuán]):比喻解除人民的苦难,如同将倒悬之人解救下来,形容深切的关怀。
  24. 与民同乐([yǔ mín tóng lè]):与百姓共同分享快乐,体现与民同心的态度。
  25. 爱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形容深厚的仁爱之情。
  26. 为国尽忠([wéi guó jìn zhōng]):为国家奉献忠诚,体现对整体利益的重视。
  27.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严格要求自己,为公共事业服务,体现无私的精神。
  28. 以公为重([yǐ gōng wéi zhòng]):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忽略个人得失。
  29. 心系家国([xīn xì jiā guó]):心中牵挂家庭和国家,体现对整体的责任感。
  30. 报效祖国([bào xiào zǔ gu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对集体的忠诚。
  31. 为民请命([wéi mín qǐng mìng]):为百姓的利益向当局请愿或争取,体现为民着想的精神。
  32. 关怀备至([guān huái bèi zhì]):对他人关怀无微不至,体现深切的爱心与责任。

独善其身的详细解释

独善其身(dú shàn qí shēn)原指在乱世中保持个人品德修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古时多用来形容士人洁身自好、坚守节操的处世态度。

 

随着时代发展,独善其身的含义逐渐扩展。现代语境中,它既可以表示在复杂环境中专注自我提升的积极态度,也可能暗含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的消极倾向。这种双重性使得该成语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从文化内涵来看,独善其身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修身与处世的关系。它既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又暗示了个人与社会的微妙平衡。这种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独善其身常与兼济天下形成对照。前者关注自我完善,后者强调社会责任,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追求。

独善其身的出处

独善其身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