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名落孙山的反义词(42个)

共找到 42 个名落孙山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名列前茅([míng liè qián máo]):指在竞争或评比中成绩突出,名次靠前,处于领先地位。
  2. 名扬天下([míng yáng tiān xià]):形容一个人的名声非常响亮,广为人知,几乎无人不晓。
  3. 名震一时([míng zhèn yī shí]):指某人在某个时期声名远扬,影响力极大,受到广泛关注。
  4. 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表示一个人的名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名副其实,确实有真才实学。
  5. 名垂青史([míng chuí qīng shǐ]):指一个人的功绩或名声被历史记载,流传后世,永不磨灭。
  6. 名噪一时([míng zào yī shí]):形容某人在某个时期名声大噪,广受瞩目,声誉极高。
  7. 名满天下([míng mǎn tiān xià]):表示名声传遍各地,几乎无人不知,声望极高。
  8. 名成利就([míng chéng lì jiù]):指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名利双收,成就斐然。
  9. 名高望重([míng gāo wàng zhòng]):形容一个人声望很高,受到广泛尊敬,在社会上具有重要地位。
  10. 名传后世([míng chuán hòu shì]):指一个人的名声或事迹流传到后代,被后人所铭记。
  11. 名标青史([míng biāo qīng shǐ]):表示一个人的名字被载入史册,功绩或声誉永存。
  12. 名利双收([míng lì shuāng shōu]):指一个人在事业上既获得了声望,又取得了财富,成就显著。
  13. 名声大振([míng shēng dà zhèn]):形容一个人的名声突然变得非常响亮,受到广泛认可。
  14. 名闻遐迩([míng wén xiá ěr]):指一个人的名声传得很远,远近皆知,声誉卓著。
  15. 名冠群伦([míng guàn qún lún]):表示一个人的名声或成就超越众人,位居首位,无人能及。
  16. 名动天下([míng dòng tiān xià]):形容一个人的名声震撼天下,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17. 名显天下([míng xiǎn tiān xià]):指一个人的名声非常显著,天下皆知,声望极高。
  18. 名垂千古([míng chuí qiān gǔ]):表示一个人的名声或功绩流传千秋万代,永不磨灭。
  19. 名扬四海([míng yáng sì hǎi]):形容一个人的名声传遍天下,甚至远及海外,影响广泛。
  20. 名垂不朽([míng chuí bù xiǔ]):指一个人的名声或事迹永远不会消失,流传后世。
  21. 名声远扬([míng shēng yuǎn yáng]):表示一个人的名声传播得很远,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2. 名传千古([míng chuán qiān gǔ]):形容一个人的名声流传千年,影响深远,永不磨灭。
  23. 名留青史([míng liú qīng shǐ]):指一个人的名字被载入历史,功绩或声誉被后人铭记。
  24. 名振天下([míng zhèn tiān xià]):表示一个人的名声震撼天下,广为传颂,影响巨大。
  25. 名垂后世([míng chuí hòu shì]):形容一个人的名声或功绩流传到后代,被后人所称颂。
  26. 名扬后世([míng yáng hòu shì]):指一个人的名声流传到后代,受到后人的推崇和敬仰。
  27. 名声显赫([míng shēng xiǎn hè]):形容一个人的名声非常显耀,地位崇高,广受尊敬。
  28. 名垂万世([míng chuí wàn shì]):表示一个人的名声或功绩流传万代,永不磨灭。
  29. 名扬万世([míng yáng wàn shì]):指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万世,影响深远,永垂不朽。
  30. 名声卓著([míng shēng zhuó zhù]):形容一个人的名声非常突出,成就显著,广受赞誉。
  31. 名垂史册([míng chuí shǐ cè]):指一个人的名字被载入历史书籍,功绩或声誉流传后世。
  32. 名扬千古([míng yáng qiān gǔ]):表示一个人的名声流传千年,影响深远,永不磨灭。
  33. 金榜题名([jīn bǎng tí míng]):指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名字被列入金榜,象征成功和荣耀。
  34. 脱颖而出([tuō yǐng ér chū]):比喻在众多人中表现突出,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或能力。
  35. 出类拔萃([chū lèi bá cuì]):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群体中表现极为优秀,超越他人。
  36.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在众人中格外突出,显得与众不同。
  37. 声名远播([shēng míng yuǎn bō]):指一个人的声誉传播得很远,受到广泛的认可和称赞。
  38. 声名狼藉([shēng míng láng jí]):虽然字面意思是名声不好,但在特定语境中可反向理解为声名远扬的对比。
  39. 功成名就([gōng chéng míng jiù]):指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40. 榜上有名([bǎng shàng yǒu míng]):指在一个重要的榜单或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象征成就或成功。
  41. 声誉卓著([shēng yù zhuó zhù]):形容一个人的声誉非常突出,成就显著,受到广泛尊重。
  42. 声名显赫([shēng míng xiǎn hè]):指一个人的声名非常显耀,地位崇高,广受瞩目。

名落孙山的详细解释

名落孙山(míng luò sūn shān)是一个源自宋代典故的成语,用来形容考试或选拔中未能入选的情况。

 

这个成语出自范公偁《过庭录》记载的故事:吴地有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乡试中举最后一名。同乡问其子是否考中,孙山答道: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后人便用名落孙山委婉表示落榜。

 

在现代汉语中,名落孙山不仅限于科举考试,可泛指各类竞争性选拔中的落选。比如公务员考试未能进入面试、比赛未能晋级等场景都可以使用。其语义比落榜更文雅,带有典故色彩。

 

需要注意的是,名落孙山通常用于第三人称叙述,较少用于自称。使用时往往带有遗憾意味,但不像名落深山那样强调失败程度之深。

名落孙山的出处

名落孙山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