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面红耳赤的造句(40个)

共有 40 个面红耳赤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听到这个消息,他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2. 他们讨论时,争得面红耳赤
  3. 面红耳赤,令人忍俊不禁。
  4. 两人辩论后,都面红耳赤地离开了。
  5. 她突然被老师点名,立刻面红耳赤
  6. 考试作弊被发现,他顿时面红耳赤
  7. 他被揭穿后,脸上显得面红耳赤
  8. 输了比赛,他面红耳赤地低下头。
  9. 两位同学激烈争论,最终面红耳赤
  10. 妹妹面红耳赤地承认了错误。
  11. 在同学面前出丑,让他面红耳赤
  12. 听到夸奖,她也忍不住面红耳赤了。
  13. 老师一发问,他却一下子面红耳赤
  14. 争论时,他们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15. 哥哥在饭桌上说错话,面红耳赤
  16. 小明在众人面前发言,面红耳赤,十分紧张。
  17. 见到喜欢的人,他面红耳赤,话也说不清了。
  18. 他和朋友争论问题,吵到面红耳赤,还是没有结果。
  19. 因为说谎被妈妈发现,他面红耳赤,不敢抬头看人。
  20. 老师指出她的错误,她只好面红耳赤,默默低头。
  21. 一提起童年趣事,他总是面红耳赤,感到害羞。
  22. 他们在课堂上辩论时,常常会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23. 考试没考好,他面红耳赤地站在班级前面检讨。
  24. 哥哥当众出糗,立刻面红耳赤,尴尬极了。
  25. 在全班同学面前被表扬,他忍不住面红耳赤,低下了头。
  26. 朋友开玩笑揭了她的秘密,她顿时面红耳赤,不知如何是好。
  27. 老师突然要他回答问题,他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说了答案。
  28. 小刚一被同学夸奖,就立刻面红耳赤,显得很害羞可爱。
  29. 大家纷纷调侃他喜欢某位女生,他面红耳赤,只好笑而不语。
  30. 在舞台上表演失误后,他面红耳赤,努力掩饰自己的尴尬。
  31. 妈妈当着全家提起往事,小明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32. 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他竟面红耳赤,半天都没能恢复平静。
  33. 朋友无意中说漏了他的心事,他立刻面红耳赤,目光游移不定。
  34. 老师批评他作业马虎时,他站在讲台前面红耳赤,既惭愧又紧张。
  35. 刚刚比赛输了,他面红耳赤,声音都有些颤抖,不敢直视大家。
  36. 面对父母突然的询问,他只得面红耳赤地承认了自己撒了谎。
  37. 全班举手投票时,他被选中发言,却因为紧张而面红耳赤,说不出话。
  38. 同学们都在哄笑他的小秘密,他无力辩解,只能面红耳赤,难为情极了。
  39. 当众被老师表扬成绩进步,她面红耳赤,满脸羞涩地感谢老师的鼓励。
  40. 爸爸问起学业情况,他支支吾吾,终于因为撒谎被揭穿而面红耳赤,低头认错。

面红耳赤的详细解释

面红耳赤(miàn hóng ěr chì)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情绪激动而脸部发红、耳朵发热的状态。这种生理反应通常出现在人感到羞愧、愤怒、紧张或兴奋时,是情绪外显的一种表现。

 

从字面意思来看,面红耳赤直接描绘了面部变红、耳部发赤的生理变化。这种现象源于人体在情绪激动时,血管扩张导致血液流向面部和耳朵,使得这些部位呈现出明显的红色。成语通过这种具象化的描述,生动展现了人内心情绪的剧烈波动。

 

在实际使用中,面红耳赤多用于描述争论时的激动状态。当人们激烈辩论或争吵时,往往会因情绪高涨而出现这种生理反应。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因害羞或尴尬而产生的脸红状态,但更多还是强调因情绪激动导致的面部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面红耳赤通常带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含义,暗示当事人可能失去了冷静和理智。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或描述那些因情绪失控而表现得过于激动的人,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性平和的态度。

面红耳赤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