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凋谢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凋谢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枯萎([kū wěi]):植物因缺乏水分或生命力丧失而变得干枯,失去生机。
  2. 萎缩([wěi suō]):指事物逐渐缩小或失去活力,常用于形容植物或组织的衰退。
  3. 衰败([shuāi bài]):指事物由盛转衰,失去原有的繁荣或活力。
  4. 衰落([shuāi luò]):指事物逐渐失去兴旺的状态,走向没落。
  5. 没落([mò luò]):指事物或家族逐渐失去原有的地位或影响力,走向衰退。
  6. 萎靡([wěi mí]):指精神或状态低沉,缺乏活力,常形容植物或人的状态。
  7. 衰退([shuāi tuì]):指事物逐渐减弱或后退,失去原有的力量或生机。
  8. 衰微([shuāi wēi]):指事物变得微弱,逐渐失去原有的力量或影响。
  9. 干枯([gān kū]):指植物因缺水或老化而变得干燥,失去生命力。
  10. 枯干([kū gān]):指植物或树木变得干燥,失去水分和生机。
  11. 枯槁([kū gǎo]):指植物或人因缺乏滋养而变得干瘪,毫无生气。
  12. 枯黄([kū huáng]):指植物叶片因失去水分或生命力而变成黄色,呈现衰败状态。
  13. 凋零([diāo líng]):指花草树木逐渐枯萎脱落,失去生机,常带有凄凉意味。
  14. 凋落([diāo luò]):指花叶等因衰老或外界原因而掉落,象征生命的消逝。
  15. 凋敝([diāo bì]):指事物因长期衰退而变得破败,常用于形容社会或经济状态。
  16. 零落([líng luò]):指花草脱落或事物分散,常带有萧条、孤单的意境。
  17. 陨落([yǔn luò]):指生命或事物突然消亡或失去,常用于比喻珍贵事物的逝去。
  18. 殒落([yǔn luò]):指生命或重要事物逝去,常带有悲伤的色彩。
  19. 衰竭([shuāi jié]):指力量或生命力完全丧失,达到枯竭的地步。
  20. 枯竭([kū jié]):指资源或生命力完全耗尽,失去原有的活力。
  21. 干瘪([gān biě]):指植物或物体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缩,毫无生气。
  22. 枯瘦([kū shòu]):指植物或人体因缺乏滋养而变得干瘦,失去丰满的状态。
  23. 萧条([xiāo tiáo]):指景象或经济状况冷清、衰败,缺乏生气。
  24. 萧索([xiāo suǒ]):指环境或心情冷清、凄凉,常形容秋冬的景象。
  25. 冷落([lěng luò]):指事物或人际关系变得不受重视,逐渐被忽视。
  26. 破败([pò bài]):指事物因长期无人维护而变得残破,失去原有的光彩。
  27. 颓败([tuí bài]):指事物或精神状态逐渐走向衰弱,失去原有的力量。
  28. 颓废([tuí fèi]):指精神或状态低迷,失去积极向上的力量。
  29. 颓唐([tuí táng]):指精神萎靡不振,失去原有的活力和斗志。
  30. 萎顿([wěi dùn]):指精神或身体极度疲惫,失去活力和精力。
  31. 枯朽([kū xiǔ]):指树木或事物因老化而变得腐烂,失去生命力。
  32. 衰老([shuāi lǎo]):指生命体因年龄增长而逐渐失去活力,走向生命的后期。
  33. 老化([lǎo huà]):指事物或生物因时间推移而功能减退,逐渐失去原有的状态。
  34. 枯萎衰败([kū wěi shuāi bài]):指植物或事物彻底失去生机,呈现出干枯和没落的状态。
  35. 日渐衰微([rì jiàn shuāi wēi]):指事物一天天变得微弱,逐渐失去原有的力量或地位。

凋谢的详细解释

凋谢(diāo xiè)原指花朵枯萎脱落的过程,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生命周期的终结阶段。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花瓣从盛开状态逐渐失去水分和活力,最终从枝头脱落的现象。

 

在文学作品中,凋谢往往被赋予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它可以代表美好事物的消逝,青春的流逝,或是生命的终结。诗人常用凋谢来寄托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营造出忧伤唯美的意境。

 

从植物学角度看,凋谢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花朵完成授粉使命后,会主动启动凋谢程序,将养分转移到果实发育上。这个过程看似衰败,实则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必要环节。

 

在日常用语中,凋谢的使用范围已超出植物领域。我们会说一个人的才华凋谢了,或是某个传统艺术正在凋谢,用以表达某种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惋惜之情。

凋谢的出处

凋谢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