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实践的反义词(36个)

共找到 36 个实践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理论([lǐ lùn]):指系统性的知识和抽象的思考,与实际操作相对,通常用于描述概念性或学术性的内容。
  2. 空想([kōng xiǎng]):指不切实际的想法或幻想,缺乏实际行动和验证的基础。
  3. 设想([shè xiǎng]):指头脑中的构想或计划,尚未经过实际操作或落实。
  4. 臆想([yì xiǎng]):指主观臆断的想法,没有经过实际检验或依据。
  5. 推测([tuī cè]):指根据某些线索或信息进行推断,缺乏实际操作的证实。
  6. 猜想([cāi xiǎng]):指未经证实的主观推断或假设,通常没有实际依据。
  7. 冥想([míng xiǎng]):指沉思或静思,强调精神层面的思考,而非实际行动。
  8. 构想([gòu xiǎng]):指在头脑中构建某种想法或蓝图,尚未付诸实际行动。
  9. 假想([jiǎ xiǎng]):指假设性的想法或情景,通常用于推演,而非真实操作。
  10. 理想([lǐ xiǎng]):指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或目标,往往停留在思想层面,未必落实。
  11. 空谈([kōng tán]):指只说不做,缺乏实际行动的言谈。
  12. 空论([kōng lùn]):指没有实际依据的议论或理论,缺乏行动支撑。
  13. 妄想([wàng xiǎng]):指不现实、不切实际的幻想,脱离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14. 臆断([yì duàn]):指主观武断的判断,缺乏实际验证或依据。
  15. 臆测([yì cè]):指主观猜测或推断,未经实际操作或证实。
  16. 揣摩([chuǎi mó]):指通过思考或推测来理解某事,缺乏实际行动的参与。
  17. 揣测([chuǎi cè]):指主观地猜测或推断,未必基于实际操作的结果。
  18. 构思([gòu sī]):指在头脑中设计或思考某种计划,尚未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19. 设想([shè xiǎng]):指对某事的初步想法或假设,尚未通过实际行动验证。
  20. 推理([tuī lǐ]):指通过逻辑分析得出结论,通常是思维活动,而非实际操作。
  21. 推想([tuī xiǎng]):指通过推断形成某种想法,缺乏实际行动的落实。
  22. 畅想([chàng xiǎng]):指自由地想象或憧憬,通常停留在思想层面。
  23. 遐想([xiá xiǎng]):指遥远或不切实际的想象,缺乏实际行动的支撑。
  24. 幻想([huàn xiǎng]):指不现实的想象或憧憬,与实际操作相脱离。
  25. 虚拟([xū nǐ]):指非真实的存在或情景,通常是模拟或假设,而非实际。
  26. 揣想([chuǎi xiǎng]):指主观地想象或推测,未经实际验证。
  27. 空话([kōng huà]):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言辞,缺乏行动的落实。
  28. 套话([tào huà]):指空洞无物的言辞,通常没有实际意义或行动支撑。
  29. 废话([fèi huà]):指没有实际价值或意义的言谈,缺乏行动依据。
  30. 大话([dà huà]):指夸张或不切实际的言辞,通常无法通过行动实现。
  31. 狂言([kuáng yán]):指狂妄或不切实际的言论,缺乏实际行动的支撑。
  32. 高谈([gāo tán]):指高深或空洞的议论,通常没有实际操作的落实。
  33. 清谈([qīng tán]):指不切实际的闲谈或议论,缺乏行动的参与。
  34. 空言([kōng yán]):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言辞,无法通过行动证实。
  35. 空洞([kōng dòng]):指内容空虚、缺乏实际意义的言辞或想法。
  36. 空虚([kōng xū]):指内心或内容上的空乏,缺乏实际行动的充实。

实践的详细解释

实践(shí jiàn)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方式,指人们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实际活动,将理论、知识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

 

从哲学角度看,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含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等多种形式。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大特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表现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解决,通过反复操作掌握技能,或者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有效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推动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二者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实践的出处

实践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