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干湿的反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干湿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湿干([shī gān]):指潮湿与干燥的状态,与原本词语形成对比,常用于描述环境或物体的水分状况。
  2. 燥湿([zào shī]):表示干燥和潮湿两种相反的状态,常用于天气或气候的描述。
  3. 干潮([gān cháo]):指干燥和潮湿的对比,有时用于形容环境或气氛的变化。
  4. 湿燥([shī zào]):指潮湿与干燥的相对状态,常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环境的湿度差异。
  5. 干涸([gān hé]):指水分完全丧失的状态,与潮湿形成鲜明对比,常用于描述河流或土壤的情况。
  6. 湿润([shī rùn]):指含有适量水分的状态,与干燥相反,常用于形容皮肤或空气的感觉。
  7. 干爽([gān shuǎng]):指没有水分且令人舒适的状态,与潮湿相对,常用于形容衣物或天气。
  8. 潮湿([cháo shī]):指水分较多、湿气重的状态,与干燥形成对比,常用于描述环境或物体。
  9. 干燥([gān zào]):指缺乏水分的状态,与潮湿相反,常用于描述气候或物体表面。
  10. 干枯([gān kū]):指因缺水而枯萎或失去生机的状态,与潮湿相对,常用于描述植物或土地。
  11. 湿重([shī zhòng]):指湿气较重、湿度较高的状态,与干燥相反,常用于中医或环境描述。
  12. 干裂([gān liè]):指因缺水而出现裂纹的状态,与潮湿相对,常用于描述皮肤或土壤。
  13. 湿冷([shī lěng]):指潮湿且寒冷的状态,与干燥温暖形成对比,常用于描述天气感受。
  14. 干热([gān rè]):指干燥且炎热的状态,与潮湿凉爽相对,常用于描述气候特点。
  15. 湿气([shī qì]):指空气中水分较多的状态,与干燥相反,常用于描述环境湿度。
  16. 干涩([gān sè]):指缺乏水分而显得粗糙或不顺滑的状态,与潮湿相对,常用于形容物体触感。
  17. 湿滑([shī huá]):指因水分多而变得光滑易滑的状态,与干燥相反,常用于描述地面或物体表面。
  18. 干瘪([gān biě]):指因缺水而萎缩或失去饱满感的状态,与潮湿相对,常用于描述果实或皮肤。
  19. 湿透([shī tòu]):指完全被水分浸透的状态,与干燥形成对比,常用于描述衣物或纸张。
  20. 干硬([gān yìng]):指因缺乏水分而变得坚硬的状态,与柔软潮湿相对,常用于描述食物或材料。
  21. 湿软([shī ruǎn]):指因水分多而变得柔软的状态,与干燥坚硬相反,常用于描述物体质地。
  22. 干瘦([gān shòu]):指因缺水或营养不足而显得瘦弱的状态,与饱满潮湿相对,常用于形容生物或物体。
  23. 湿胀([shī zhàng]):指因吸收水分而膨胀的状态,与干燥收缩相反,常用于描述木材或纸张。
  24. 干缩([gān suō]):指因失去水分而收缩的状态,与潮湿膨胀相对,常用于描述材料变化。
  25. 湿黏([shī nián]):指因水分多而产生粘性的状态,与干燥爽滑相反,常用于描述物体表面。
  26. 干松([gān sōng]):指因缺乏水分而变得疏松的状态,与潮湿紧实相对,常用于描述土壤或结构。
  27. 湿沉([shī chén]):指因水分多而显得沉重的状态,与干燥轻盈相反,常用于描述物体重量感。
  28. 干轻([gān qīng]):指因缺水而显得轻盈的状态,与潮湿沉重相对,常用于描述物体分量。
  29. 湿霉([shī méi]):指因湿度高而容易发霉的状态,与干燥防腐相反,常用于描述储存环境。
  30. 干腐([gān fǔ]):指因缺水而腐朽的状态,与潮湿发霉相对,常用于描述木材或植物。

干湿的详细解释

干湿(gān shī)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湿两个对立概念组成,通常用来描述物体或环境的湿度状态。

 

在具体使用中,干湿可以指代物体含水量的程度。比如干湿程度适中的土壤更适合植物生长,而过于或过湿都会影响植物健康。

 

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气候特征。某些地区有明显的干湿季交替,雨季时空气湿度大,旱季则气候燥。

 

在日常生活领域,干湿分离的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比如卫生间采用干湿分区,将淋浴区与其他区域分开,既保持干燥又方便清洁。

干湿的出处

干湿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