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傍晚的近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傍晚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黄昏([huáng hūn]):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的时段,常带有一种宁静或诗意的氛围。
  2. 傍黑([bàng hēi]):形容天色接近黑暗的时刻,通常是日落之后、光线渐弱的时候。
  3. 薄暮([bó mù]):指天色将晚、暮色降临的时分,常用于文学中描述一天将尽的景象。
  4. 暮色([mù sè]):描述日落时分天边呈现的昏暗色彩,常用来形容一种静谧的氛围。
  5. 夕暮([xī mù]):指太阳西沉、天色渐晚的时刻,常带有一种日终的意境。
  6. 暮霭([mù ǎi]):指傍晚时分弥漫的薄雾或昏暗的光线,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
  7. 残阳([cán yáng]):指太阳将落时余下的光芒,常用来形容一天将尽时的景象。
  8. 落日([luò rì]):指太阳正在西沉的景象,象征一天的结束。
  9. 日暮([rì mù]):形容太阳落山、天色渐暗的时刻,常用于文学表达。
  10. 昏暮([hūn mù]):指天色昏暗、接近夜晚的时分,常带有一种静寂的感觉。
  11. 暮晚([mù wǎn]):指一天接近尾声、天色已晚的时刻,常用于描述时间流逝。
  12. 暮蔼([mù ǎi]):指傍晚时分天空中弥漫的薄雾或昏暗的光影,常用于诗意描写。
  13. 日落([rì luò]):指太阳沉没于地平线以下的时刻,标志着白天结束。
  14. 夕阳([xī yáng]):指太阳西斜时的景象,常用来形容温暖而柔和的光线。
  15. 暮天([mù tiān]):指天色渐晚时的天空景象,常带有一种宁静或苍茫的感觉。
  16. 暮景([mù jǐng]):指一天将尽时的自然景色,常用于描写落日余晖下的风光。
  17. 暮气([mù qì]):形容傍晚时分空气中弥漫的昏暗或沉静的气息。
  18. 晚暮([wǎn mù]):指一天的末尾、天色已暗的时刻,常带有一种岁月流逝的感慨。
  19. 昏黄([hūn huáng]):形容傍晚时分光线呈现出暗黄色的状态,常用于描写天色变化。
  20. 暮野([mù yě]):指傍晚时分的田野景象,常带有一种静谧的乡村氛围。
  21. 暮云([mù yún]):指傍晚时分天边的云彩,常被染上落日的余晖,景色优美。
  22. 暮光([mù guāng]):指一天将尽时微弱的光线,常用来形容柔和而短暂的光芒。
  23. 暮暗([mù àn]):指天色逐渐变暗、接近夜晚的时刻,常带有一种静寂感。
  24. 晚霞([wǎn xiá]):指太阳西沉时天边呈现的彩色云霞,常象征一天的美丽收尾。
  25. 暮影([mù yǐng]):指傍晚时分物体在微光下的影子,常用于描写光影效果。
  26. 暮霭沉沉([mù ǎi chén chén]):形容傍晚时分薄雾弥漫、天色昏暗的景象,常带有一种沉静的意境。
  27. 夕阳西下([xī yáng xī xià]):形容太阳逐渐西沉的景象,象征一天接近尾声。
  28. 日薄西山([rì bó xī shān]):比喻太阳接近西山,形容一天将尽或事物走向衰落。
  29. 暮色苍茫([mù sè cāng máng]):形容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景色辽阔而模糊的景象。
  30. 残阳如血([cán yáng rú xuè]):形容落日余晖呈现出鲜红如血的色彩,常用于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象。

傍晚的详细解释

傍晚(bàng wǎn)指日落前后的一段时间,通常指太阳西沉到天黑前的过渡时段。这个时段天色渐暗,但尚未完全入夜,是一天中昼夜交替的温柔时刻。

 

在古代诗词中,傍晚常被称为黄昏或向晚,带有特殊的意境美。这个时段的光线柔和朦胧,既不同于白昼的明亮,也不同于夜晚的漆黑,往往能引发人们细腻的情感体验。

 

从时间上看,傍晚的具体界定因季节和地域而有所不同。夏季的傍晚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而冬季则相对短暂。在城市生活中,傍晚常是人们结束工作、开始休闲活动的过渡时段。

 

傍晚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天空常呈现橙红、紫红等暖色调,云彩被落日余晖染上绚烂色彩。这个时段的温度、光线变化都能给人带来宁静平和的感受。

傍晚的出处

傍晚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