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笔直的近义词(56个)

共找到 56 个笔直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挺直([tǐng zhí]):形容身体或物体站立得非常直,没有弯曲,常用于形容姿态端正或树木等物体的形态。
  2. 竖直([shù zhí]):指物体垂直于地面,呈现直立的状态,常用于描述方向或位置的正直。
  3. 端直([duān zhí]):形容形态端正且直立,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的姿态显得规整且不偏斜。
  4. 正直([zhèng zhí]):指方向或形态没有歪斜,也可以形容人的品格刚正不阿,但在形态上多指不弯曲。
  5. 直立([zhí lì]):形容物体或人以垂直的方式站立,常用于描述姿态或结构的方向性。
  6. 挺拔([tǐng bá]):形容物体或人高而直,充满力量感,常用于形容树木或人的身姿。
  7. 僵直([jiāng zhí]):指身体或物体因紧张或僵硬而显得直挺挺的,常带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8. 平直([píng zhí]):形容线条或道路没有弯曲,呈现出平坦且直线的状态。
  9. 直挺([zhí tǐng]):形容物体或身体直立且挺拔,常用于描述姿态或形态的端正。
  10. 硬直([yìng zhí]):指物体或身体因坚硬或僵硬而显得直立不弯,常带有一种强硬的感觉。
  11. 直耸([zhí sǒng]):形容物体高高地直立向上,常用于描述山峰或建筑物的高度感。
  12. 径直([jìng zhí]):指方向或路径没有拐弯,直接向前,常用于描述动作或线路的直接性。
  13. 直溜([zhí liū]):形容线条或形态非常顺直,没有任何曲折,常用于口语化表达。
  14. 板直([bǎn zhí]):形容物体或姿态非常直,像板子一样不弯曲,常带有一种刻板的感觉。
  15. 直竖([zhí shù]):指物体垂直地立起来,呈现出不偏不斜的形态,常用于描述方向。
  16. 直插([zhí chā]):形容物体以垂直的方式插入或伸展,常用于描述动作或形态的直接性。
  17. 直达([zhí dá]):指路径或方向直接通往目的地,没有绕路或拐弯,常用于描述交通或线路。
  18. 直冲([zhí chōng]):形容动作或方向直接向前冲去,没有任何迂回,常用于描述气势或速度。
  19. 直探([zhí tàn]):指方向或动作直接深入,常用于描述探索或延伸的直接性。
  20. 直伸([zhí shēn]):形容物体或肢体直接伸展出去,没有弯曲,常用于描述动作或形态。
  21. 直立([zhí lì]):指物体或人以垂直的方式站立或摆放,常用于描述形态的规整性。
  22. 直挺([zhí tǐng]):形容姿态或物体直立且有力,常用于形容人或植物的形态。
  23. 直贯([zhí guàn]):指方向或线路直接贯穿,没有中断或拐弯,常用于描述贯穿性。
  24. 直通([zhí tōng]):形容路径或通道直接连通,没有阻碍或弯曲,常用于描述交通或联系。
  25. 直下([zhí xià]):指方向或动作直接向下,没有偏移,常用于描述垂直的趋势。
  26. 直上([zhí shàng]):指方向或动作直接向上,没有拐弯,常用于描述上升的趋势。
  27. 直行([zhí xíng]):指沿着直线方向前进,没有拐弯或绕路,常用于描述路径或行为。
  28. 直走([zhí zǒu]):指沿着直线方向行走或前进,没有拐弯,常用于口语化表达。
  29. 直线([zhí xiàn]):形容路径或形态呈直线状,没有曲折,常用于描述几何形态或方向。
  30. 直立([zhí lì]):指物体或人垂直站立,常用于描述姿态或摆放方式。
  31. 直接([zhí jiē]):指方式或路径不经过中间环节,呈现出最短或最简洁的状态。
  32. 笔挺([bǐ tǐng]):形容衣物或姿态非常整齐直立,常用于形容穿着或形态的端正。
  33. 垂直([chuí zhí]):指方向与地面成九十度角,完全不偏斜,常用于描述几何关系或物体状态。
  34. 挺立([tǐng lì]):形容物体或人直立且充满力量感,常用于描述姿态或形态的坚韧。
  35. 高耸([gāo sǒng]):形容物体直立且高度突出,常用于描述山峰或建筑物的形态。
  36. 耸立([sǒng lì]):指物体高高直立,常用于描述建筑物或山峰等显得突出且不偏斜。
  37. 直截([zhí jié]):形容方式或路径简洁明了,没有迂回,常用于描述做事或表达的直接性。
  38. 笔立([bǐ lì]):形容物体直立如笔,常用于比喻姿态或形态的端正不偏。
  39. 直爽([zhí shuǎng]):虽然多用于形容性格,但有时也指姿态或形态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40. 笔端([bǐ duān]):形容形态或姿态端正如笔,常用于比喻直立且规整的状态。
  41. 挺秀([tǐng xiù]):形容物体或姿态直立且秀美,常用于描述植物或人的身姿。
  42. 直拔([zhí bá]):形容物体或形态直立且高拔,常用于描述山峰或树木的形态。
  43. 直起([zhí qǐ]):指身体或物体从弯曲状态变为直立状态,常用于描述动作的变化。
  44. 直展([zhí zhǎn]):形容物体或肢体直接展开或伸直,常用于描述形态的延伸性。
  45. 笔顺([bǐ shùn]):形容形态或线条顺直不乱,常用于比喻规整且不偏斜的状态。
  46. 笔力([bǐ lì]):虽然多用于形容书法,但在形态上也可指直立有力的状态。
  47. 直视([zhí shì]):指目光或方向直接朝向目标,没有偏移,常用于描述视线或姿态。
  48. 直面([zhí miàn]):指直接面对某事物或方向,没有回避,常用于描述态度或姿态。
  49. 直对([zhí duì]):指方向或位置直接相对,没有偏移,常用于描述面对面或正对的状态。
  50. 直指([zhí zhǐ]):指方向或动作直接指向目标,没有迂回,常用于描述指示或方向性。
  51. 直趋([zhí qū]):指方向或动作直接走向目标,常用于描述路径或行为的直接性。
  52. 直奔([zhí bēn]):指方向或动作直接奔向目标,没有绕路,常用于描述快速前进。
  53. 直进([zhí jìn]):指方向或动作直接进入或前进,常用于描述路径或行为的直接性。
  54. 直往([zhí wǎng]):指方向或动作直接前往某处,没有拐弯,常用于描述路径的简洁性。
  55. 直来([zhí lái]):指方向或动作直接到来,常用于描述路径或趋势的直接性。
  56. 直去([zhí qù]):指方向或动作直接离去或前往,常用于描述路径的简洁性。

笔直的详细解释

笔直(bǐ zhí)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物体或线条完全没有弯曲的状态。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道路、树木、旗杆等具有明显线性特征的事物,强调其形态的端正与挺拔。

 

从构词角度看,笔直由笔和直两个字组成。笔象征着书写工具,本身就具有挺直的特性;直则表示不弯曲的状态。两者结合,更强化了挺直、不偏不倚的意象。

 

在实际使用中,笔直既可以形容具体事物,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品格或行为。比如形容一个人站姿笔直,既指其身体的挺拔,也暗示其精神的端正。这种用法体现了汉语中形神兼备的表达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笔直与挺直、竖直等近义词相比,更强调绝对的直线状态,通常不用于描述稍有弯曲的事物。这个词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往往表达说话者对事物形态的肯定评价。

笔直的出处

笔直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