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飘逸的反义词(31个)

共找到 31 个飘逸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笨拙([bèn zhuō]):指动作或形态不灵活,显得迟钝或不协调,与轻盈灵动的感觉相反。
  2. 呆板([dāi bǎn]):形容缺乏生气和灵活性,表现得僵硬或刻板,缺少自然流畅的特质。
  3. 僵硬([jiāng yìng]):指形态或动作缺乏柔和感,显得生硬或不自然,缺乏流畅的美感。
  4. 迟钝([chí dùn]):形容反应或动作缓慢,缺乏敏捷和灵动的特质,给人以沉重感。
  5. 沉重([chén zhòng]):指形态或感觉上显得压抑或负担重,缺乏轻快和灵动的气质。
  6. 粗笨([cū bèn]):形容动作或外形显得粗糙且不灵活,缺乏优雅和自然流畅的感觉。
  7. 木讷([mù nè]):指人或表现形式显得呆滞、不善言辞,缺乏灵气和生动感。
  8. 呆滞([dāi zhì]):形容神情或动作缺乏活力,显得僵直或无生气,与灵动相反。
  9. 拙劣([zhuō liè]):指技艺或表现不够精巧,显得生硬或不熟练,缺乏流畅的美感。
  10. 生硬([shēng yìng]):形容态度、语言或动作显得不自然,缺乏柔和与流畅的特质。
  11. 笨重([bèn zhòng]):指物体或动作显得沉重、不灵活,缺乏轻盈灵动的特性。
  12. 刻板([kè bǎn]):指行为或思维方式缺乏灵活性,显得机械或一成不变,缺少自然感。
  13. 凝重([níng zhòng]):形容氛围或形态显得严肃、沉稳,缺乏轻松与灵动的感觉。
  14. 滞涩([zhì sè]):指动作或表达不够流畅,显得卡顿或不顺滑,与轻快感相悖。
  15. 拘谨([jū jǐn]):形容行为或态度显得拘束、不自然,缺乏从容和灵动的气质。
  16. 呆傻([dāi shǎ]):指神态或行为显得迟钝、缺乏机敏,与灵气和优雅感形成对比。
  17. 粗鲁([cū lǔ]):形容行为或举止缺乏细腻和优雅,显得粗野或不精致。
  18. 僵直([jiāng zhí]):指肢体或姿态显得直硬、不柔和,缺乏自然流畅的动态美。
  19. 迟缓([chí huǎn]):形容动作或反应速度慢,缺乏迅捷和灵动的特性。
  20. 笨伯([bèn bó]):指人显得不灵活、反应慢,缺乏灵巧和轻快的气质。
  21. 板滞([bǎn zhì]):形容形态或神情显得僵硬、无生气,缺乏自然灵动的美感。
  22. 死板([sǐ bǎn]):指行为或态度缺乏变化和活力,显得机械或无生气。
  23. 粗重([cū zhòng]):形容声音或动作显得沉重、不细腻,缺乏轻盈和优雅的特质。
  24. 蠢笨([chǔn bèn]):指人或行为显得不灵敏、动作迟缓,与灵巧和优雅形成对比。
  25. 痴呆([chī dāi]):形容神情或反应显得呆滞、缺乏活力,与灵动和机敏相反。
  26. 鲁钝([lǔ dùn]):指人或行为显得迟钝、不灵活,缺乏灵气和敏捷的特质。
  27. 重拙([zhòng zhuō]):形容动作或形态显得沉重且不灵巧,缺乏轻快流畅的感觉。
  28. 呆笨([dāi bèn]):指神态或动作显得迟钝、不灵活,与灵动和优雅形成对比。
  29. 粗俗([cū sú]):形容言行或举止缺乏雅致,显得不精致或不文雅。
  30. 不灵([bù líng]):指动作或反应不够敏捷,缺乏灵活和轻快的感觉。
  31. 拙笨([zhuō bèn]):形容动作或表现显得不灵活、不熟练,缺乏自然流畅的特质。

飘逸的详细解释

飘逸(piāo yì)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语词汇,常用来形容轻盈灵动、洒脱自然的姿态或气质。这个词语往往让人联想到随风舞动的丝绸、行云流水的书法笔触,或是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

 

从视觉角度来说,飘逸可以描述物体轻柔飘动的状态,比如长发在风中飘逸,衣袂飘逸的舞者。这种动态美感往往带有几分仙气,给人以空灵悠远的感受。

 

在艺术创作领域,飘逸常用来赞美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书法中的狂草字体,都因其飘逸的风格而备受推崇。这种艺术特质强调的是一种超脱束缚、自由奔放的精神境界。

 

当用于形容人的气质时,飘逸往往指那种不落俗套、清雅脱俗的风度。古代文人追求飘逸的品格,现代人也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具有独特魅力、不拘小节的人物形象。

飘逸的出处

飘逸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