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有眼无珠的近义词(55个)

共找到 55 个有眼无珠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有眼不识([yǒu yǎn bù shí]):指虽然有眼睛,但无法辨识事物或人的真正价值,形容缺乏洞察力。
  2. 视而不见([shì ér bù jiàn]):指眼睛看到了却当作没看到,形容对事物或人缺乏关注或认识。
  3. 有眼不识泰山([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比喻虽然有视觉能力,却无法认出重要的人物或事物的价值,缺乏判断力。
  4. 有眼不识金镶玉([yǒu yǎn bù shí jīn xiāng yù]):形容无法辨别珍贵的东西,比喻缺乏鉴赏或认知能力。
  5. 不识好歹([bù shí hǎo dǎi]):指不能分辨好坏或善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6. 不识时务([bù shí shí wù]):指不能认清当前的形势或局势,缺乏洞察和适应能力。
  7. 不识高低([bù shí gāo dī]):指无法分辨事物或人的优劣,缺乏判断和认知。
  8. 不辨菽麦([bù biàn shū mài]):比喻缺乏最基本的辨别能力,无法区分明显不同的事物。
  9. 不识抬举([bù shí tái jǔ]):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或提拔,缺乏感恩或认知。
  10. 不识大体([bù shí dà tǐ]):指不能顾全大局,缺乏对整体形势的认识。
  11. 不识轻重([bù shí qīng zhòng]):指无法分辨事情的重要程度,缺乏判断力。
  12. 不识真面([bù shí zhēn miàn]):指无法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或本质,缺乏洞察。
  13. 不识贵贱([bù shí guì jiàn]):指不能分辨人的地位或事物的价值,缺乏辨别能力。
  14. 不识黑白([bù shí hēi bái]):比喻不能明辨是非或善恶,缺乏基本判断。
  15. 不识深浅([bù shí shēn qiǎn]):指无法判断事情的难易或风险,缺乏认知和分寸。
  16. 不识眉眼([bù shí méi yǎn]):指不能领会别人的暗示或意图,缺乏眼力和洞察。
  17. 不识好坏([bù shí hǎo huài]):指无法分辨事物的优劣或好坏,缺乏辨别能力。
  18. 不识尊卑([bù shí zūn bēi]):指不能分辨地位的高低或长幼秩序,缺乏认知。
  19. 不识进退([bù shí jìn tuì]):指不能根据形势判断该进还是该退,缺乏眼力和分寸。
  20. 不识大局([bù shí dà jú]):指无法看清整体形势或重要情况,缺乏全局观念。
  21. 不识世务([bù shí shì wù]):指不了解世事或社会情况,缺乏见识和认知。
  22. 不识贤愚([bù shí xián yú]):指无法分辨人的贤能与愚昧,缺乏识人的能力。
  23. 不识机宜([bù shí jī yí]):指不能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缺乏应变能力。
  24. 不识路径([bù shí lù jìng]):比喻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方向,缺乏认知。
  25. 不识局面([bù shí jú miàn]):指无法看清当前的形势或处境,缺乏判断力。
  26. 不识分寸([bù shí fèn cùn]):指不能把握事情的轻重或尺度,缺乏眼力。
  27. 不识主次([bù shí zhǔ cì]):指不能分辨事情的先后或重要性,缺乏判断。
  28. 不识形势([bù shí xíng shì]):指无法认清当前的局势或环境,缺乏洞察力。
  29. 不识虚实([bù shí xū shí]):指不能分辨事情的真假或实际情况,缺乏辨别。
  30. 不识曲直([bù shí qǔ zhí]):指无法分辨是非或对错,缺乏明辨能力。
  31. 不识情理([bù shí qíng lǐ]):指不能理解人情世故或道理,缺乏认知。
  32. 不识远近([bù shí yuǎn jìn]):指不能判断事情的亲疏或距离,缺乏分寸感。
  33. 不识是非([bù shí shì fēi]):指无法分辨对错或善恶,缺乏基本判断力。
  34. 不识优劣([bù shí yōu liè]):指不能分辨事物的好坏或优劣,缺乏辨别能力。
  35. 不识吉凶([bù shí jí xiōng]):指无法判断事情的利弊或好坏,缺乏预见性。
  36. 不识祸福([bù shí huò fú]):指不能分辨事情带来的好运或灾难,缺乏洞察。
  37. 不识恩义([bù shí ēn yì]):指不能领会别人的恩情或道义,缺乏感恩之心。
  38. 不识利害([bù shí lì hài]):指无法判断事情的得失或利弊,缺乏判断力。
  39. 不识廉耻([bù shí lián chǐ]):指不能分辨廉洁与羞耻,缺乏道德认知。
  40. 不识善恶([bù shí shàn è]):指无法分辨好与坏、善与恶,缺乏基本辨别。
  41. 不识得失([bù shí dé shī]):指不能判断事情的得与失,缺乏分析能力。
  42. 不识荣辱([bù shí róng rǔ]):指无法分辨荣誉与耻辱,缺乏自我认知。
  43. 不识缓急([bù shí huǎn jí]):指不能判断事情的紧急程度,缺乏轻重观念。
  44. 睁眼瞎([zhēng yǎn xiā]):比喻虽然有眼睛却看不到真相,形容缺乏洞察力。
  45. 眼瞎心盲([yǎn xiā xīn máng]):指眼睛看不到,心里也不明白,形容完全缺乏认知。
  46. 有眼如盲([yǒu yǎn rú máng]):形容虽然有眼睛却像瞎了一样,无法看清真相。
  47. 眼拙心迷([yǎn zhuō xīn mí]):指眼睛看不清,心里也糊涂,形容缺乏判断力。
  48. 眼低手高([yǎn dī shǒu gāo]):指眼光不高却自视过高,形容缺乏自知之明。
  49. 眼高手低([yǎn gāo shǒu dī]):指眼光虽高但能力不足,形容缺乏实际认知。
  50. 愚昧无知([yú mèi wú zhī]):指缺乏知识和见识,无法明辨事物。
  51. 懵懂无知([měng dǒng wú zhī]):指对事物一无所知,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判断。
  52. 浑浑噩噩([hún hún è è]):形容糊里糊涂,缺乏清醒的认知和判断。
  53. 糊里糊涂([hú lǐ hú tú]):指对事情缺乏清晰的认识,迷迷糊糊没有判断。
  54.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指对事物完全不了解,缺乏任何认知。
  55. 一窍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比喻对某事完全不明白,缺乏最基本的认识。

有眼无珠的详细解释

有眼无珠(yǒu yǎn wú zh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长着眼睛却没有眼珠,用来形容人缺乏辨别是非、识别好坏的能力。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色彩,暗指某人虽然具备观察事物的条件,却因为愚昧、固执或偏见而无法看清真相。比如一个人被表象迷惑而错信小人,就可以说他有眼无珠

 

从构词角度看,有眼无珠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有与无的强烈反差,突出了徒有其表、实质空洞的讽刺意味。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成语中颇为常见,能够产生鲜明的修辞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眼无珠多用于责备或批评的语境,使用时要考虑场合和对象,避免因用语不当造成人际冲突。这个成语生动形象,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都能发挥很好的表达作用。

有眼无珠的出处

有眼无珠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