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愣头愣脑的造句(44个)

共有 44 个愣头愣脑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愣头愣脑地走了进来。
  2. 愣头愣脑地乱说话。
  3. 你怎么总是愣头愣脑的?
  4. 小李一副愣头愣脑的样子。
  5. 愣头愣脑的样子真有趣。
  6. 孩子愣头愣脑跟着大家跑。
  7. 愣头愣脑地走到讲台前。
  8. 愣头愣脑,不要乱做决定。
  9. 有些人天生就是愣头愣脑
  10. 那人愣头愣脑地站在门口。
  11. 愣头愣脑的话有时候很可爱。
  12. 你别愣头愣脑地问东问西。
  13. 愣头愣脑,无意中说了实话。
  14. 上课时,他总是愣头愣脑
  15. 愣头愣脑的他,总常闹笑话。
  16. 愣头愣脑的人容易惹人发笑。
  17. 愣头愣脑地闯进了教室,一时间大家都看着他发愣。
  18. 小张愣头愣脑地问问题,老师听了却忍不住笑出声。
  19. 同学们一看他愣头愣脑地打翻了水杯,都忍不住笑起来。
  20. 别总愣头愣脑地跟着别人行动,这样你很容易吃亏。
  21. 有人一见陌生人就愣头愣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22. 愣头愣脑的小王,常常因为不小心而闹出不少的笑话。
  23. 你不能再愣头愣脑,自作主张地去帮别人做决定了。
  24. 愣头愣脑地误会了别人的意思,还和大家争论了半天。
  25. 愣头愣脑地把会议文件送错了地方,耽误了不少时间。
  26. 愣头愣脑的小林,刚进公司就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误会。
  27. 你不能每次遇到事情就愣头愣脑地不知所措,要学会独立思考。
  28. 因为愣头愣脑,他在面试时说错了话,结果没能得到这份工作。
  29. 愣头愣脑的小明喜欢提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总是让老师哭笑不得。
  30. 愣头愣脑这毛病要改,否则每次都会闹出让大家尴尬的笑话来。
  31. 愣头愣脑的阿强今天又迟到了,还把自己的书包忘在了公交车上。
  32. 小朋友愣头愣脑地跟着大人走进陌生的房间,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迷路了。
  33. 愣头愣脑的小陈刚才还在讲台上演讲,突然就忘了要说的话,愣在那里。
  34. 愣头愣脑的小赵帮同事打印文件,结果打错了页数,大家只好重新来一遍。
  35. 愣头愣脑地闯进了会场,连主讲人是谁都不知道,让人忍俊不禁。
  36. 愣头愣脑的小弟上课走神,到了提问环节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同学嘲笑了。
  37. 愣头愣脑地听错地址,结果打车去了另一个地方,把活动时间都错过了。
  38. 小李愣头愣脑总是迟到,班主任多次提醒,他还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
  39. 愣头愣脑地接了电话,却把重要信息全忘了,老板听后无奈地摇头叹气。
  40. 昨天他愣头愣脑地跑到隔壁办公室,自信满满地交了一份完全不相关的资料。
  41. 愣头愣脑的小王把大家的快递拆错,还大声问这是谁的,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42. 愣头愣脑的小妹第一次出国,连飞机上的座位都找错,幸好有热心人帮她指路。
  43. 愣头愣脑地参加了答辩会,发现准备的材料根本无法用上,慌得语无伦次。
  44. 爸爸说我愣头愣脑,有时做事不加思考,幸亏同学们愿意耐心地帮我纠正错误。

愣头愣脑的详细解释

愣头愣脑(lèng tóu lèng nǎo)是一个常用的中文成语,形容一个人看起来傻乎乎、反应迟钝的样子。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用来描述那些做事不够机灵、缺乏灵活性的行为表现。

 

从字面上看,愣头愣脑中的愣字本身就带有发呆、迟钝的意思,重复使用更加强调了这种呆滞的状态。当一个人被形容为愣头愣脑时,往往说明他做事不够圆滑,不懂得随机应变,或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迟缓。

 

需要注意的是,愣头愣脑虽然带有批评意味,但程度相对较轻。它更多是用来形容一种暂时的状态,而非永久性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这个词语也会被用来形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因为他们经验不足而显得不够老练。

愣头愣脑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