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生动的反义词(48个)

共找到 48 个生动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呆板([dāi bǎn]):形容缺乏活力,表现形式僵硬,没有生气或吸引力。
  2. 刻板([kè bǎn]):指一成不变,缺乏灵活性和新意,给人机械化的感觉。
  3. 死板([sǐ bǎn]):形容没有变化,缺乏灵活,显得僵硬而无趣。
  4. 僵硬([jiāng yìng]):指动作、表情或语言缺乏自然流畅,显得不灵活。
  5. 呆滞([dāi zhì]):形容眼神或表情没有神采,缺乏活力和反应。
  6. 单调([dān diào]):指内容或形式缺乏变化,显得乏味无趣。
  7. 枯燥([kū zào]):形容内容或表达方式干瘪无味,缺乏吸引力。
  8. 无趣([wú qù]):指缺乏趣味性,让人提不起兴趣。
  9. 乏味([fá wèi]):形容内容或表现形式平淡,引不起人的兴致。
  10. 平淡([píng dàn]):指缺乏起伏或亮点,显得普通而无特色。
  11. 沉闷([chén mèn]):形容气氛或表达方式压抑,让人感到无聊。
  12. 呆笨([dāi bèn]):指反应迟钝,缺乏灵动和机敏。
  13. 呆傻([dāi shǎ]):形容神情或行为显得迟钝而缺乏智慧。
  14. 呆木([dāi mù]):指表情或动作僵硬,像木头一样没有生气。
  15. 冷漠([lěng mò]):形容态度或表情缺乏热情,显得疏离而无感情。
  16. 麻木([má mù]):指情感或反应迟钝,缺乏应有的灵敏和活力。
  17. 呆呆([dāi dāi]):形容神情或状态显得愣愣的,没有灵动感。
  18. 无神([wú shén]):指眼神或表情缺乏光彩,显得空洞。
  19. 无聊([wú liáo]):形容内容或情境让人感到空虚和乏味。
  20. 平庸([píng yōng]):指表现或内容普通,缺乏特色和吸引力。
  21. 老套([lǎo tào]):指方式或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和创意。
  22. 陈旧([chén jiù]):形容思想或表达方式过时,没有新鲜感。
  23. 古板([gǔ bǎn]):指思想或行为守旧,缺乏灵活和创新。
  24. 刻薄([kè báo]):形容语言或态度尖酸,缺乏温暖和感染力。
  25. 冷淡([lěng dàn]):指态度或表现缺乏热情,显得疏远。
  26. 无味([wú wèi]):形容内容或表达缺乏趣味,引不起兴趣。
  27. 僵直([jiāng zhí]):指动作或姿态不自然,显得生硬。
  28. 呆气([dāi qì]):形容人或表现透着傻气,缺乏灵气。
  29. 死气([sǐ qì]):指气氛或状态缺乏生气,显得沉寂。
  30. 暮气([mù qì]):形容人或事物透着衰老或陈腐的气息。
  31. 无精([wú jīng]):指状态或表情缺乏精神,显得疲惫或空洞。
  32. 刻意([kè yì]):指表现或行为显得故意为之,缺乏自然感。
  33. 呆头([dāi tóu]):形容人显得傻乎乎,缺乏机灵劲儿。
  34. 木讷([mù nè]):指言语或行为迟钝,缺乏灵活和反应。
  35. 呆慢([dāi màn]):形容反应或动作迟缓,缺乏敏捷。
  36. 枯萎([kū wěi]):比喻事物或精神状态失去活力,显得衰败。
  37. 呆立([dāi lì]):形容站立时显得僵硬无神,缺乏动态。
  38. 死寂([sǐ jì]):形容气氛或环境毫无生气,显得非常沉静。
  39. 无动([wú dòng]):指缺乏动作或反应,显得静止不动。
  40. 无采([wú cǎi]):形容表情或表现缺乏光彩和吸引力。
  41. 呆坐([dāi zuò]):形容坐着时显得愣神,缺乏活力。
  42. 冷硬([lěng yìng]):指态度或语气显得生硬,缺乏柔和感。
  43. 死硬([sǐ yìng]):形容态度或表现固执而缺乏变通。
  44. 呆然([dāi rán]):形容神情发愣,显得没有反应。
  45. 无生气([wú shēng qì]):形容状态或气氛缺乏活力,显得沉闷。
  46. 枯燥无味([kū zào wú wèi]):指内容或形式干瘪乏味,引不起兴趣。
  47. 死气沉沉([sǐ qì chén chén]):形容气氛或状态毫无生气,显得非常压抑。
  48.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形容人愣住不动,像木头雕的鸡一样毫无反应。

生动的详细解释

生动(shēng dòng)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具有活力和表现力,能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艺术作品、文字表达或行为举止等,强调其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创作中,生动的文字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画面感,仿佛亲眼所见。比如描写人物时,通过细腻的动作和语言刻画,可以使角色跃然纸上。这种表现力不仅限于视觉,还能调动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

 

日常生活中,生动也常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讲述方式。一个生动的演讲者往往能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听众。相反,枯燥乏味的表达则难以引起共鸣。

 

从本质上说,生动体现了创作者或表现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并通过恰当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达到生动的效果。这种品质在艺术创作和人际沟通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生动的出处

生动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