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通利的反义词(29个)

共找到 29 个通利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阻塞(zǔ sè):指道路、管道等被堵塞,无法顺畅通过,常用于形容交通或信息传递受阻的情况。
  2. 堵塞(dǔ sè):指某处被障碍物阻挡,导致无法正常流通,多用于描述物理上的阻碍或流程中断。
  3. 闭塞(bì sè):指封闭不通,缺乏交流或流通,常用于形容信息不畅或环境孤立的状态。
  4. 阻滞(zǔ zhì):指受到阻碍而停滞不前,常用于描述事物发展或运行受限的情形。
  5. 停滞(tíng zhì):指事物停止发展或流动,处于静止状态,常用于形容经济或进程的停顿。
  6. 凝滞(níng zhì):指流动或运行变得缓慢甚至停止,常用于形容液体或气体的状态。
  7. 淤塞(yū sè):指因淤泥或杂物堆积而导致通道不畅,常用于描述河流或管道的情况。
  8. 壅塞(yōng sè):指被堵塞或堆积而无法通过,常用于形容道路或水流的阻碍。
  9. 阻隔(zǔ gé):指因障碍而分隔开,无法顺畅连接或交流,常用于形容空间或关系的隔阂。
  10. 隔绝(gé jué):指完全隔断联系或交流,常用于形容与外界失去沟通的状态。
  11. 封锁(fēng suǒ):指通过强制手段阻断通行或交流,常用于军事或信息领域的限制。
  12. 禁闭(jìn bì):指关闭或限制自由流通,常用于形容空间或信息的封闭状态。
  13. 梗阻(gěng zǔ):指通道或流程被卡住,无法顺畅进行,常用于医学或工程领域的描述。
  14. 滞留(zhì liú):指停留在某处无法继续前行,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的停顿状态。
  15. 阻断(zǔ duàn):指切断联系或通道,使之无法继续流通,常用于描述交通或信息的隔断。
  16. 阻塞(zǔ sè):指道路、管道等被堵塞,无法顺畅通过,常用于形容交通或信息传递受阻的情况。
  17. 不通(bù tōng):指道路、思路或交流不顺畅,常用于形容阻碍或不理解的状态。
  18. 闭锁(bì suǒ):指关闭或锁住,使之无法流通或进入,常用于形容物理或心理的封闭。
  19. 阻挠(zǔ náo):指通过干扰或阻碍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常用于形容对计划或行动的干扰。
  20. 滞碍(zhì ài):指因阻碍而无法顺畅进行,常用于描述事物发展的困难或障碍。
  21. 拥堵(yōng dǔ):指交通或通道因过多因素堆积而无法顺畅,常用于形容城市道路的状况。
  22. 阻遏(zǔ è):指阻止或抑制,使之无法顺利进行,常用于形容对行为或发展的限制。
  23. 阻塞(zǔ sè):指道路、管道等被堵塞,无法顺畅通过,常用于形容交通或信息传递受阻的情况。
  24. 不畅(bù chàng):指运行或交流不顺畅,常用于形容流程或沟通的受阻状态。
  25. 滞塞(zhì sè):指因停滞而导致通道或流程不顺,常用于形容物理或抽象事物的阻碍。
  26. 堵死(dǔ sǐ):指完全堵住,使之无法通过或流动,常用于形容彻底的阻碍。
  27. 闭塞不通(bì sè bù tōng):指完全封闭,无法流通或交流,常用于形容极度隔绝的状态。
  28. 交通堵塞(jiāo tōng dǔ sè):指道路因车辆或人群过多而无法顺畅通行,常用于描述城市交通问题。
  29. 水路不通(shuǐ lù bù tōng):指水道被阻断,无法正常流动或通行,常用于描述河流或渠道的阻碍。

通利的详细解释

通利(tōng lì)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主要表示畅通无阻、顺利无碍的状态。这个词由通和利两个汉字组成,通指贯通、通达,利指顺利、便利,组合起来形象地表达了事物运行或发展过程中没有阻碍的情形。

 

在具体使用中,通利可以形容交通顺畅,比如道路通利表示道路畅通无阻;也可以形容人体健康,比如肠胃通利表示消化系统功能正常;还可以形容事务进展顺利,比如商务往来通利

 

从更深层次看,通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顺畅状态的追求。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发展,通利都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状态。这个词蕴含着对事物顺利发展的美好祝愿。

通利的出处

通利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