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一丝不挂的造句(44个)

共有 44 个一丝不挂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走进房间时一丝不挂
  2. 画中人物一丝不挂
  3. 暴雨后,他身上几乎一丝不挂
  4. 孩子奔跑时一丝不挂
  5. 新生儿一丝不挂地躺着。
  6. 他跌入湖水,一身一丝不挂
  7. 那个雕像一丝不挂,格外醒目。
  8. 男孩跳水时早已一丝不挂
  9. 夜色中,他在街头一丝不挂地奔跑。
  10. 他在河边洗澡时一丝不挂
  11. 镜头扫过时,模特儿一丝不挂如初生。
  12. 这个场景中演员一丝不挂出现在屏幕前。
  13. 他的行李被偷了,只能一丝不挂的待着。
  14. 烈日下,田间的孩子一丝不挂追着蝴蝶跑。
  15. 古希腊雕塑大多是一丝不挂,非常逼真。
  16. 大雨后衣服湿透,他索性一丝不挂地晾干身体。
  17. 在逃离火灾时,他慌乱中一丝不挂地冲了出来。
  18. 女孩在浴室一丝不挂地跳舞,开心极了。
  19. 小弟在水边玩耍,一不小心变得一丝不挂
  20. 水池旁,他一丝不挂地跳入清凉的池水中。
  21. 晚上下雨回家,他的衣服全湿了,人几乎一丝不挂
  22. 摄影师要求模特在镜头前一丝不挂,表现最自然的美感。
  23. 一阵大风吹来,他的衣服全被吹走,只剩一丝不挂
  24. 那位小男孩嬉戏时一丝不挂,被家人看到后哈哈大笑。
  25. 洪水来临时,他被困屋顶,最后获救时已一丝不挂
  26. 演员在戏中需要一丝不挂地展现人物的无助和脆弱。
  27. 失火逃生时,他身无长物,只能一丝不挂地冲出房门求救。
  28. 孩子们在海里玩耍,不小心被浪卷走了衣服,最后一丝不挂
  29. 村里有一种洗浴习俗,就是男人女人都可以一丝不挂,共同嬉水。
  30. 他倒在温泉里,一丝不挂,完全没有了平日的拘谨和矜持。
  31. 这尊名为“自由”的雕像造型夸张,人物一丝不挂,象征着纯粹与自由。
  32. 刚出生的小宝宝一丝不挂地沐浴在阳光下,大家都觉得十分可爱。
  33. 奔逃的人们有的穿着整齐,有的却已狼狈不堪,甚至一丝不挂
  34. 船沉后,他漂浮在水面上,衣服全被水冲走了,最后一丝不挂地得救。
  35. 事故现场,人们慌乱逃窜,有些人甚至来不及穿衣,最后一丝不挂地跑了出来。
  36. 沙滩上,孩子们戏水玩闹,回头衣服都丢了,一个个变成了一丝不挂的小淘气。
  37. 在特殊的部落仪式上,人们习惯一丝不挂地跳舞,表达回归自然的主题。
  38. 大火来袭时,他匆忙逃生,身上一丝不挂,狼狈中却充满了生命的渴望。
  39. 那天夜晚停电,他摸黑去浴室,却不小心被家人发现一丝不挂,十分尴尬。
  40. 极端探索活动中,参与者们常常要一丝不挂地进行身体考验,挑战极限。
  41. 村落节庆时,大家一丝不挂地奔跑在田间,展现出最原始的欢乐与自由。
  42. 拍电影时,他不得不一丝不挂地出场,拍下角色最脆弱却也最真实的一面。
  43. 孩子在家里一丝不挂地满地跑,母亲见状忍不住大笑,赶紧帮他穿上衣服。
  44. 森林中迷路的人,为了躲避野兽,不得不爬树过夜,第二天被发现时已是一丝不挂

一丝不挂的详细解释

一丝不挂(yī sī bù guà)原指佛教用语,形容修行者超脱尘世束缚,不沾染任何俗物。这个词语最早见于《景德传灯录》,用来描绘高僧心无挂碍的境界。

 

在现代汉语中,一丝不挂多用来形容人完全没有穿衣服,赤身裸体的状态。这种用法带有夸张的修辞色彩,强调身上连最细微的遮蔽物都没有。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表述通常带有戏谑或调侃的意味。

 

从构词角度看,一丝不挂中的一丝指极细小的线或布条,不挂表示没有悬挂或穿戴。四个字组合起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毫无遮掩的画面感。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制造幽默效果或突出人物的窘迫状态。

一丝不挂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