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对错的近义词(15个)

共找到 15 个对错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是非([shì fēi]):指判断事物的正确与错误,常用于道德或伦理的评判。
  2. 正误([zhèng wù]):指事物是否符合事实或标准,常用于学术或技术性判断。
  3. 真假([zhēn jiǎ]):指事物的真实性与虚假性,常用于辨别信息的可靠性。
  4. 好坏([hǎo huài]):指事物的品质或价值高低,常用于评价优劣。
  5. 优劣([yōu liè]):指事物质量或表现的优越与低劣,常用于比较。
  6. 曲直([qǔ zhí]):指事情的道理是否正当,常用于争论中的判断。
  7. 黑白([hēi bái]):比喻事物的正邪或真伪,常用于道德层面的区分。
  8. 善恶([shàn è]):指道德上的好与坏,常用于评价行为或品性。
  9. 得失([dé shī]):指利弊或成败的结果,常用于权衡利害。
  10. 成败([chéng bài]):指事情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常用于总结得失。
  11. 利弊([lì bì]):指事情的有利与不利之处,常用于分析决策。
  12. 高下([gāo xià]):指水平或能力的高低,常用于比较优劣。
  13. 优缺点([yōu quē diǎn]):指事物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常用于全面评价。
  14. 真伪([zhēn wěi]):指事物的真实与虚假,常用于验证信息的可信度。
  15. 虚实([xū shí]):指事物的虚假与真实,常用于辨别表象与本质。

对错的详细解释

对错(duì cuò)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对和错两个单字组成,用来描述事物或行为的正确性与错误性。这个词通常用于判断、评价或讨论某个观点、行为或结果的合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对错往往与道德、规则或逻辑相关。人们通过对错的标准来衡量行为的正当性,比如遵守法律是对的,违反法律是错的。这种判断有时是绝对的,有时则因文化、立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从哲学角度看,对错可能涉及更复杂的思辨。某些行为在特定情境下难以简单归类,甚至可能同时包含对与错的双重属性。因此,对错的判断常常需要结合具体背景和多方视角。

 

语言使用上,对错可以作为名词,比如讨论是非对错;也可以作为形容词,比如这件事做得对错分明。这种灵活性使其成为汉语中表达价值判断的重要词汇。

对错的出处

对错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