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手无寸铁的造句(44个)

共有 44 个手无寸铁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手无寸铁,毫无还手之力。
  2. 她虽手无寸铁,却毫不退缩。
  3. 孩子手无寸铁,毫不畏惧。
  4. 老人手无寸铁,无力防守。
  5. 即使手无寸铁,也不低头。
  6. 我们都手无寸铁,只能躲避。
  7. 手无寸铁,但坚强面对危险。
  8. 手无寸铁的他仍然勇敢自救。
  9. 即使手无寸铁,他们仍不畏惧。
  10. 面对歹徒,她手无寸铁却很冷静。
  11. 手无寸铁的农民,无助地望着士兵。
  12. 孩子们手无寸铁,但依然坚定地站着。
  13. 手无寸铁,无奈地看着一切发生。
  14. 妇女们手无寸铁,只能悄悄哭泣。
  15. 那个少年手无寸铁,却用勇气保护家人。
  16. 敌人袭来时,他只身一人,手无寸铁
  17. 灾难发生时,村民们手无寸铁,四处逃散。
  18. 面对危险,手无寸铁的人们只能选择躲避。
  19. 即使手无寸铁,大家也不愿意向强权低头。
  20. 他身处危险,却因手无寸铁只能留在原地。
  21. 面对强敌,他们手无寸铁,却坚定不移。
  22. 在暴雨中,手无寸铁的老人站在屋檐下等待救援。
  23. 他被困险境中,手无寸铁,只能等待外界援助。
  24. 她在黑暗中手无寸铁,还是勇敢地护住弟弟。
  25. 面对侵略者,村民们手无寸铁,但仍只有团结在一起。
  26. 孩子孤身在山中迷路,手无寸铁却倔强地找到出口。
  27. 手无寸铁的农人被迫离开家园,泪水在脸颊滑落。
  28. 手无寸铁的小镇居民,在地震中齐心协力互帮互助。
  29. 暴徒闯入村庄,大家手无寸铁,只能靠智慧自救。
  30. 失去防身武器后,士兵们手无寸铁,只能靠团结保护自己。
  31. 少女独自穿越黑夜,手无寸铁却用勇气与恐惧抗争到底。
  32. 他们手无寸铁,在外敌进犯时仍选择留守家园,守护亲人。
  33. 由于突发灾害,居民们手无寸铁,只能依靠彼此的信任相互支撑。
  34. 家园被毁时,手无寸铁的老人紧紧搂住孙儿,祈盼黎明的到来。
  35. 强盗入侵村庄,妇孺们手无寸铁,幸亏邻居及时赶来营救他们。
  36. 战争爆发时,村民们手无寸铁,只有用团结和智慧面对困境。
  37. 洪水袭来时,大家手无寸铁,只能用简陋的工具相互帮助度过难关。
  38. 战争使得许多家庭手无寸铁,为了保护祖国,他们选择了誓死抗争。
  39. 敌人包围山村,村民手无寸铁,依靠顽强的意志坚持希望直至援军到来。
  40. 夜色降临,女孩手无寸铁在陌生的街头徘徊,最终在好心人帮助下安全回家。
  41. 面对入侵者的威胁,手无寸铁的村民们毫不畏惧,奋力守护家园,直至援兵到来。
  42. 小男孩在风雪中迷了路,手无寸铁却不放弃希望,终于顺利找到了父母的怀抱。
  43. 母子俩在火灾中身陷危机,手无寸铁但彼此依靠,终于等来了消防员的救援。
  44. 广大群众手无寸铁,依旧面对武装压迫勇敢站出,展现顽强的意志力和团结精神。

手无寸铁的详细解释

手无寸铁(shǒu wú cùn ti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手中没有任何铁制武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毫无防备、完全处于被动防御状态的情形。

 

从引申义来看,手无寸铁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危险或挑战时缺乏必要的工具、资源或能力。比如平民面对武装暴徒时手无寸铁,或是新手面对复杂任务时手无寸铁,都突显了弱势和无助的状态。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力量对比的敏锐观察。它既可用于具体情境,如军事对抗中弱势的一方;也可用于抽象比喻,如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无论哪种用法,都强调了在对抗中处于绝对劣势的处境。

 

需要注意的是,手无寸铁通常带有同情或谴责的意味。它既可能表达对弱势者的怜悯,也可能暗含对施暴者的批评,具体情感色彩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手无寸铁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