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律的反义词(10个)
共找到 10 个他律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 自律
- 自制
- 自控
- 自省
- 自管
- 自约
- 自守
- 自持
- 自束
- 自警
所有近义词释义
- 自律 :指个人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或道德标准,强调内在的自我管理与控制。
- 自制 :指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或行为,依靠自身意志力来规范自己。
- 自控 :指通过自身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受到外界干扰或诱惑。
- 自省 :指自我反省和检讨,主动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或道德要求。
- 自管 :指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自主管理,不依赖外部力量来约束自己。
- 自约 :指自己对自己设定规则或约束,主动遵守个人制定的标准。
- 自守 :指坚守自己的原则或底线,依靠内在信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 自持 :指保持自我的克制和稳重,不被外界因素轻易影响或动摇。
- 自束 :指通过内在意志力束缚自己的行为,防止越界或失控。
- 自警 :指自我警示,时刻提醒自己遵守规则或保持清醒的判断。
他律的详细解释
他律(tā lǜ)是一个哲学和伦理学概念,指个体行为受到外部规范或权威约束的状态。这种约束可能来自社会规则、法律条文、道德准则或他人评价,与自律形成鲜明对比。
在他律状态下,人的行为动机主要源于对外部奖惩机制的响应。比如儿童因惧怕惩罚而遵守纪律,或员工为获得奖金而完成指标,都属于典型的他律表现。这种机制通过外部力量维持社会秩序,但可能缺乏内在认同感。
从教育角度看,他律是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指出,儿童最初通过成人设定的规则来理解对错,随着心智成熟才会逐渐形成自主判断。健康的人格发展往往需要从他律向自律过渡。
现代社会中的他律现象无处不在,交通法规的遵守、工作流程的执行都体现着这种约束力。适度的他律能保障群体利益,但过度依赖可能抑制创造力,理想状态应是外部规范与内在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他律的出处
- 荀子《荀子·礼论》: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者,所以正身也,所以正国也,所以正天下也,他律之义也,非自生也。
- 韩非《韩非子·解老》: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他律者,所以制之也,非自制也,故法立而后治。
- 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天下之治,赖于法度,法度者,他律之本也,非人之自为,乃上之所制,以正其行。
- 管仲《管子·心术上》:心术者,治国之本也,他律者,治心之要也,非自正而正于外,故法不可废。
- 商鞅《商君书·更法》:法者,治国之器也,他律之具也,非民自愿,强之以威,使之不敢违。
他律的例句
- 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们往往需要接受一定的他律,以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遵守这些他律要求,才能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
- 对于一些缺乏自律的人来说,外部的他律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他们很难完成任务。
- 在工作中,上司的监督和公司的制度都是一种他律,可以帮助员工保持高效和专注。
- 社会规范和法律条文对个人的行为起到了他律作用,防止了很多人做出不当的选择。
- 在某些情况下,他律比自律更有效,比如在紧急任务中需要严格的指令和约束。
-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适当的他律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