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救药的近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无可救药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 无药可救
- 不可救药
- 积重难返
- 病入膏肓
- 无计可施
- 回天乏术
- 无能为力
- 束手无策
- 在劫难逃
- 无济于事
- 江河日下
- 每况愈下
- 不可收拾
- 不可逆转
- 无从下手
- 无可奈何
- 坐以待毙
- 听天由命
- 覆水难收
- 大势已去
- 穷途末路
- 山穷水尽
- 走投无路
- 进退维谷
- 无路可走
- 日暮途穷
- 无可挽回
- 无可回旋
- 无以复加
- 无可弥补
所有近义词释义
- 无药可救 :形容某种情况或人的问题已经到了无法解决或挽回的地步,通常指病入膏肓或积重难返的状态。
- 不可救药 :指某种状况或人的毛病已经严重到无法医治或改正的地步,带有无可奈何的语气。
- 积重难返 :形容问题或弊端长期累积,已经到了难以扭转或纠正的程度。
- 病入膏肓 :比喻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地步,也常用来形容问题或错误深重,难以挽救。
- 无计可施 :表示面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时,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或对策可以采取。
- 回天乏术 :比喻即使有很大的能力,也无法扭转局面,形容情况已无法挽回。
- 无能为力 :指面对某种困境或问题时,缺乏能力去解决或改变现状。
- 束手无策 :形容面对问题时毫无办法,只能被动接受现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
- 在劫难逃 :指注定要遭受某种厄运或失败,无法避免或逃脱。
- 无济于事 :表示某种努力或措施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起不到任何作用。
- 江河日下 :比喻情况或形势日益恶化,逐渐走向衰败,无法阻止。
- 每况愈下 :形容情况或状态一次比一次糟糕,持续恶化且难以改善。
- 不可收拾 :指局面或问题已经混乱或恶化到无法整理或挽回的地步。
- 不可逆转 :形容某种趋势或结果已经固定,无法再改变或扭转。
- 无从下手 :表示面对问题或情况时,找不到解决的入手点或方法。
- 无可奈何 :形容面对某种局面时,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被动接受。
- 坐以待毙 :比喻面对危险或困境时,不采取任何行动,只能等待失败或毁灭。
- 听天由命 :表示对某种情况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等待命运的安排。
- 覆水难收 :比喻事情已经做出或发生,造成的后果难以挽回或弥补。
- 大势已去 :指整体形势已经不可挽回,失去了扭转局面的可能性。
- 穷途末路 :形容走到了绝境,没有出路或希望,面临失败或崩溃。
- 山穷水尽 :比喻已经到了绝境,没有任何出路或解决办法。
- 走投无路 :指陷入困境,四处求助无门,没有任何退路或办法。
- 进退维谷 :形容处于两难境地,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面临困难,无法抉择。
- 无路可走 :表示已经没有出路或选择,陷入完全的困境之中。
- 日暮途穷 :比喻到了穷途末路,时间和机会都已经耗尽,无法再继续。
- 无可挽回 :指某种损失或局面已经无法弥补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无可回旋 :表示事情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局面完全固定或无法改变。
- 无以复加 :形容某种程度已经达到极点,无法再进一步恶化或加重。
- 无可弥补 :指某种损失或错误已经造成,且没有办法进行修复或补偿。
无可救药的详细解释
无可救药(wú kě jiù yào)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极点,没有办法挽救或改变。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色彩,暗示情况已经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从字面意思来看,无可救药可以拆解为无药可救,即没有药物可以治疗。这个成语最早可能来源于医学领域,后来被引申用来形容各种无法挽回的局面。无论是人的品行、习惯,还是某种社会现象,只要达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就意味着已经失去了改善的可能。
在使用无可救药这个成语时,通常带有强烈的否定意味。比如形容一个人屡教不改,可以说他已经无可救药;形容一个腐败的制度积重难返,也可以说这个制度无可救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语气较重,在日常交流中要谨慎使用。
无可救药的出处
-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 卫灵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疾之已甚,乱也。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子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子曰: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子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子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子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子曰:所重:民,食,丧,祭。子曰: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子曰:子路,女何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子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曰:譬之墙也,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子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我未见有好仁者,恶不仁者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子曰:有教无类。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子曰:辞达而已矣。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子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子曰:予一以贯之。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子曰:义之与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子曰:求!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子曰: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子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子曰:我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子曰:无为小人儒。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子曰: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子曰: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子曰:回之仁贤乎?我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子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子曰: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子曰: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子曰: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子曰:与人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子曰:予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子曰:人而不仁,无可救药也,此言甚切。
- 司马迁《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临事不动,持脉应变。然齐桓侯不信,卒以身死。夫医之察病,知其源流,治之有道,然人君不信,无可救药,此扁鹊之叹也。
- 班固《汉书 艺文志》:古之医者,察色按脉,知病之源,治之有方。今人多不信医,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此古今之通病也,非独医术之过也。
- 房玄龄等《晋书 王导传》:王导见时政日非,叹曰:人心贪婪,风俗日下,若不早正,无可救药,吾辈当尽力匡扶,以救斯世之弊也。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纪》:唐玄宗后期,宠信杨贵妃,朝政紊乱,忠臣上书曰:若不革除弊端,恐国势衰颓,无可救药,陛下当深思之,以免后患无穷。
无可救药的例句
- 他对游戏的痴迷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每天熬夜到凌晨都不肯休息。
- 她的购物欲望真是无可救药,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就花得精光。
- 这个老旧的机器已经无可救药了,修了无数次还是会出问题,干脆换新的吧。
- 他总是拖延任务,到了deadline才开始行动,简直是无可救药的习惯。
- 这场病拖得太久,医生都说已经无可救药,我们只能尽力让他舒服一些。
- 他对甜食的热爱简直无可救药,家里堆满了各种糖果和巧克力,连饭都不好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