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打草惊蛇的反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打草惊蛇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秘而不宣(mì ér bù xuān):指知道某件事情但不公开说出来,保持隐秘的状态,与草率行动导致暴露相反。
  2.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形容对事情严格保密,不泄露任何消息,与轻举妄动形成对比。
  3. 谨言慎行(jǐn yán shèn xíng):指说话和行动都非常小心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注意。
  4. 深藏不露(shēn cáng bù lù):形容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能力,不轻易让人察觉。
  5. 韬光养晦(tāo guāng yǎng huì):指隐藏自己的才华和锋芒,暗中积蓄力量,与贸然行动相反。
  6. 低调行事(dī diào xíng shì):指做事不张扬,尽量不引人注目,保持低调的态度。
  7. 隐忍不发(yǐn rěn bù fā):指暂时忍耐,不显露自己的情绪或意图,与冲动暴露形成对比。
  8. 不动声色(bù dòng shēng sè):形容在情绪或行动上不显露任何迹象,保持冷静和隐秘。
  9. 沉着冷静(chén zhuó lěng jìng):指在面对情况时保持镇定,不慌张也不轻举妄动。
  10.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形容做事非常谨慎,处处小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11. 三思而行(sān sī ér xíng):指在行动之前反复思考,避免草率行事导致问题。
  12. 稳扎稳打(wěn zhā wěn dǎ):形容做事稳妥有步骤,不急于求成,也不轻易暴露意图。
  13. 谋定后动(móu dìng hòu dòng):指在行动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和准备,不贸然行事。
  14. 从容不迫(cóng róng bù pò):形容做事有条不紊,不慌张也不急躁,保持冷静。
  15. 按兵不动(àn bīng bù dòng):指暂时不采取行动,静观其变,与贸然出击形成对比。
  16. 静观其变(jìng guān qí biàn):指不急于行动,冷静观察事态发展,等待合适时机。
  17. 以静制动(yǐ jìng zhì dòng):指用冷静和不动来应对对方的行动,避免过早暴露自己。
  18. 蓄势待发(xù shì dài fā):指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动,不轻易显露。
  19. 暗中筹备(àn zhōng chóu bèi):指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行准备工作,避免引起注意。
  20. 不动声响(bù dòng shēng xiǎng):形容做事悄无声息,不让人察觉,与高调行动相反。
  21. 谨慎从事(jǐn shèn cóng shì):指做事非常小心,步步为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2. 小心行事(xiǎo xīn xíng shì):形容做事谨慎,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或计划。
  23. 稳如泰山(wěn rú tài shān):指非常稳定,不轻易受到外界影响或干扰,保持冷静。
  24. 处变不惊(chǔ biàn bù jīng):指面对变化或突发情况时保持镇定,不慌乱也不轻举妄动。
  25. 冷眼旁观(lěng yǎn páng guān):指以冷静的态度观察事态,不急于参与或暴露自己的立场。
  26. 不动如山(bù dòng rú shān):形容稳固不动,不轻易被外界干扰或诱导采取行动。
  27. 深谋远虑(shēn móu yuǎn lǜ):指考虑问题深刻长远,不急于行动,注重隐秘和策略。
  28. 不动于衷(bù dòng yú zhōng):指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轻易显露。
  29. 泰然自若(tài rán zì ruò):形容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镇定自如,不慌张也不急于行动。
  30.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指心中已有成熟的计划,不急于显露,等待合适时机。
  31. 不动神色(bù dòng shén sè):指在情绪或表情上不显露任何变化,保持隐秘和冷静。
  32. 隐而不显(yǐn ér bù xiǎn):指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或意图,不轻易让人察觉。
  33. 静待时机(jìng dài shí jī):指冷静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不急于显露或出击。

打草惊蛇的详细解释

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原指用棍棒击打草丛时惊动了藏匿其中的蛇。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做事不够谨慎,过早暴露行动意图,导致目标警觉或逃逸。

 

在实际运用中,打草惊蛇常用来形容侦查或行动过程中因疏忽大意而惊动对方。比如在军事行动中,过早暴露行军路线;在案件侦破中,贸然接触嫌疑人导致其销毁证据。

 

这个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处事智慧,提醒人们在采取重要行动时要讲究策略和时机。与打草惊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引蛇出洞,前者强调避免惊动,后者侧重主动引诱。

 

从语言演变来看,打草惊蛇保留了鲜明的画面感,使抽象的行为准则变得生动具体。这种通过具象场景表达抽象概念的方式,正是汉语成语的独特魅力所在。

打草惊蛇的出处

打草惊蛇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