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负荆请罪的近义词(38个)

共找到 38 个负荆请罪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引咎自责([yǐn jiù zì zé]):指主动承担过错并自我责备,常用于表达对错误行为的深刻反省。
  2. 低头认错([dī tóu rèn cuò]):形容一个人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现出谦虚和悔过的态度。
  3. 自认过失([zì rèn guò shī]):指自己承认所犯下的错误或失误,带有主动反省的意思。
  4. 甘心受罚([gān xīn shòu fá]):表示愿意接受惩罚,表现出对过错的坦然接受。
  5. 诚心悔过([chéng xīn huǐ guò]):指真诚地对过去的错误感到后悔,并希望改正。
  6. 俯首认罪([fǔ shǒu rèn zuì]):形容低头承认自己的罪过或错误,表现出顺从和悔意。
  7. 自承罪责([zì chéng zuì zé]):指自己承担所犯错误的责任,体现出主动认错的态度。
  8. 真心悔改([zhēn xīn huǐ gǎi]):表示由衷地对过失感到后悔,并决心改正错误。
  9. 甘愿认错([gān yuàn rèn cuò]):指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的失误,表现出诚恳的态度。
  10. 自省其过([zì xǐng qí guò]):指自己反省所犯的错误,带有深刻自察的含义。
  11. 诚恳认错([chéng kěn rèn cuò]):表示以真诚的态度承认自己的过失,体现悔意。
  12. 自责不已([zì zé bù yǐ]):指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不断自责,表现出深深的悔恨。
  13. 自知有错([zì zhī yǒu cuò]):表示自己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过失,带有反省的意思。
  14. 甘受责罚([gān shòu zé fá]):指心甘情愿地接受责备或惩罚,体现出认错的态度。
  15. 自认不当([zì rèn bù dāng]):指自己承认行为或决定不妥,带有反省和悔过的意味。
  16. 自愧不如([zì kuì bù rú]):表示因自己的过失或不足而感到惭愧,常用于自责的场景。
  17. 自叹不如([zì tàn bù rú]):指因自己的错误或不足而感叹,常带有自责的情绪。
  18. 自责自省([zì zé zì xǐng]):指自己责备自己并进行反省,体现出深刻的自我检讨。
  19. 自承过错([zì chéng guò cuò]):表示主动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表现出诚恳的态度。
  20. 自认罪过([zì rèn zuì guò]):指自己承认所犯的过失或罪行,带有悔意的表达。
  21. 自悔不已([zì huǐ bù yǐ]):表示对自己过去的错误不断感到后悔,情绪深刻。
  22. 自知理亏([zì zhī lǐ kuī]):指自己意识到在道理上站不住脚,承认自身的不足。
  23. 自甘认罚([zì gān rèn fá]):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惩罚,体现出对过失的坦然态度。
  24. 自责自悔([zì zé zì huǐ]):指自己责备自己并感到后悔,常用于深切反省的场景。
  25. 自认失误([zì rèn shī wù]):表示自己承认所犯的失误,带有主动反省的含义。
  26. 自感有愧([zì gǎn yǒu kuì]):指自己感到内心有愧,常因过失而产生这种情绪。
  27. 自知有罪([zì zhī yǒu zuì]):表示自己清楚地认识到所犯的过错,带有自责的意味。
  28. 自愿认罪([zì yuàn rèn zuì]):指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行或过失,表现出悔过的态度。
  29. 自叹有错([zì tàn yǒu cuò]):表示因自己的失误而感叹,带有自责和反省的情绪。
  30. 自责自咎([zì zé zì jiù]):指自己责备自己,对过失感到深深的内疚和后悔。
  31. 自承不当([zì chéng bù dāng]):表示自己承认行为或决策不合适,体现出悔意。
  32. 自知不对([zì zhī bù duì]):指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或想法有误,带有反省的态度。
  33. 悔过自新([huǐ guò zì xīn]):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感到后悔,并决心重新做人,改过自新。
  34. 认错求饶([rèn cuò qiú ráo]):指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请求对方的宽恕,表现出低姿态。
  35. 认罪伏法([rèn zuì fú fǎ]):表示承认自己的罪行并接受法律的制裁,体现顺从。
  36. 赔礼道歉([péi lǐ dào qiàn]):指以礼节性的方式向对方表达歉意,用以弥补过失。
  37. 请求原谅([qǐng qiú yuán liàng]):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宽恕,用以表达对错误的悔意。
  38. 诚意致歉([chéng yì zhì qiàn]):指以真诚的态度向对方道歉,希望弥补所犯的过失。

负荆请罪的详细解释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比喻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诚恳地承认自己的过错。

 

成语背后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因不满蔺相如地位高于自己,多次公开羞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忍让。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脱去上衣,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人从此成为生死之交。

 

在现代汉语中,负荆请罪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真心实意地承认错误,并以实际行动表示悔改。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知错能改的传统美德,也展现了以大局为重的处世智慧。

 

使用负荆请罪时,通常强调认错态度的诚恳和行为的主动。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带有一定的庄重色彩,与简单的道歉相比,更能体现认错的诚意和决心。

负荆请罪的出处

负荆请罪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