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貌合神离的近义词(42个)

共找到 42 个貌合神离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同床异梦([tóng chuáng yì mèng]):指表面上在一起,实际上各有各的想法和打算,心不合一。
  2. 面和心不和([miàn hé xīn bù hé]):表面上看起来和睦,但内心却有分歧或矛盾。
  3. 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嘴里说的是好的,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言行不一致。
  4. 阳奉阴违([yáng fèng yīn wéi]):表面上服从或遵从,暗地里却违背或反对。
  5. 两面三刀([liǎng miàn sān dāo]):形容一个人表里不一,对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虚伪狡诈。
  6. 言不由衷([yán bù yóu zhōng]):说出来的话并非内心真实想法,带有虚伪或敷衍的成分。
  7. 心口不一([xīn kǒu bù yī]):内心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缺乏真诚。
  8. 表里不一([biǎo lǐ bù yī]):表面和内在不一致,指人或事的真实情况与外在表现不符。
  9. 虚与委蛇([xū yǔ wěi yí]):表面上敷衍应付,实际上并不真心对待或合作。
  10. 面从心违([miàn cóng xīn wéi]):表面上顺从或同意,内心却并不赞同或接受。
  11.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嘴上说得甜美动听,心里却藏着恶意,形容虚伪阴险。
  12. 笑里藏刀([xiào lǐ cáng dāo]):表面上笑容可掬,内心却隐藏着恶意或不良企图。
  13. 当面是人([dāng miàn shì rén]):当面表现得像个好人,背后却可能有不同的态度或行为。
  14. 背后是鬼([bèi hòu shì guǐ]):常与‘当面是人’连用,形容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虚伪行为。
  15. 面善心恶([miàn shàn xīn è]):外表看起来和善,内心却充满恶意或不良意图。
  16. 外合内离([wài hé nèi lí]):表面上联合或一致,实际上内部有分歧或不和谐。
  17. 形同陌路([xíng tóng mò lù]):形容关系疏远,虽然在一起却像陌生人一样没有交流。
  18. 貌是心非([mào shì xīn fēi]):外表表现得友好或顺从,内心却有不同的想法或态度。
  19. 貌恭心逆([mào gōng xīn nì]):表面上恭敬有礼,内心却充满抗拒或反对的情绪。
  20. 外亲内疏([wài qīn nèi shū]):表面上亲近或友好,内心却保持距离或冷漠。
  21. 假意虚情([jiǎ yì xū qíng]):表现出虚假的情意或态度,缺乏真诚。
  22. 面热心冷([miàn rè xīn lěng]):表面上热情,内心却冷淡或无动于衷。
  23. 貌忠心奸([mào zhōng xīn jiān]):外表表现得忠诚,内心却隐藏着狡诈或不忠。
  24. 外圆内方([wài yuán nèi fāng]):表面上圆滑随和,内心却有自己的原则或不同意见。
  25. 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表面上严厉或强硬,内心却软弱或缺乏底气。
  26. 伪善欺心([wěi shàn qī xīn]):用虚假的善意来掩盖内心的真实意图,带有欺骗性。
  27. 表里不合([biǎo lǐ bù hé]):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不一致,存在矛盾或虚伪。
  28. 言行相悖([yán xíng xiāng bèi]):说的话和做的事互相矛盾,缺乏一致性。
  29. 心神不宁([xīn shén bù níng]):内心不安或不平静,表面可能掩饰但内心有矛盾。
  30. 假仁假义([jiǎ rén jiǎ yì]):装出仁义道德的样子,实则没有真心或诚意。
  31. 虚情假意([xū qíng jiǎ yì]):表面上表现出感情或好意,实际上并非真心。
  32. 言辞闪烁([yán cí shǎn shuò]):说话含糊其辞,不直截了当,隐藏真实想法。
  33. 口不应心([kǒu bù yīng xīn]):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并不一致,言不由衷。
  34. 表里相异([biǎo lǐ xiāng yì]):表面和内在存在差异,表现和本质不符。
  35. 言笑晏晏([yán xiào yàn yàn]):表面上谈笑风生,内心可能隐藏着不同的情绪或想法。
  36. 皮笑肉不笑([pí xiào ròu bù xiào]):脸上带着笑,内心却没有笑意,形容虚伪的笑容。
  37. 笑面藏锋([xiào miàn cáng fēng]):笑容背后隐藏着尖锐或恶意,表面和内心不一致。
  38. 假装和气([jiǎ zhuāng hé qì]):表面上装出和睦友好的样子,内心却并非如此。
  39. 表面和睦([biǎo miàn hé mù]):外表看起来和谐融洽,实则内心有隔阂或矛盾。
  40. 貌似亲密([mào sì qīn mì]):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亲近,实际上缺乏真正的感情。
  41. 若即若离([ruò jí ruò lí]):关系看似亲近又保持距离,态度暧昧或不真诚。
  42. 违心之论([wéi xīn zhī lùn]):说出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言论,带有敷衍或虚伪成分。

貌合神离的详细解释

貌合神离(mào hé shén lí)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思各异的状态。这个词语由貌合与神离两部分组成,貌指外表,神指内心,合与离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表里不一的矛盾状态。

 

在人际关系中,貌合神离常用来描述夫妻、朋友或合作伙伴之间的微妙关系。表面上维持着和谐亲密的假象,实则各自心怀不同的想法或目的。这种情况往往比公开的矛盾更危险,因为表面的平静掩盖了内在的分歧。

 

从社会层面看,貌合神离也可以形容组织或团体内部的状况。成员们可能为了共同利益而暂时合作,但缺乏真正的共识与信任。这种状态下的合作往往效率低下,难以持久,最终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貌合神离提醒我们,表面的和谐不等于真正的契合。无论是个人关系还是团队协作,真诚的沟通与理解远比形式上的团结更重要。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际关系中表里不一的复杂性。

貌合神离的出处

貌合神离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