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一脉相承的反义词(39个)

共找到 39 个一脉相承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格格不入([gé gé bù rù]):形容与周围环境或他人完全不协调,无法融合在一起,常用于形容思想、行为或风格上的巨大差异。
  2. 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指方向或目标完全相反,彼此背离,常用来形容理念或行动上的对立。
  3. 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é]):比喻行动和目的完全相反,虽然努力却离目标越来越远,形容方向上的彻底背离。
  4. 大相径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指事物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完全不一致,常用于比较观点或结果的巨大不同。
  5. 截然不同([jié rán bù tóng]):形容两种事物或情况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强调差异的绝对性。
  6. 天壤之别([tiān rǎng zhī bié]):比喻差异极大,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无法相提并论。
  7. 针锋相对([zhēn fēng xiāng duì]):形容双方在观点或态度上完全对立,毫不相让,彼此冲突。
  8. 水火不容([shuǐ huǒ bù róng]):比喻两种事物或两种人绝对无法共存,彼此对立,矛盾不可调和。
  9. 势不两立([shì bù liǎng lì]):指两种力量或立场无法共存,彼此对立,必须有一方被消灭。
  10. 判若云泥([pàn ruò yún ní]):形容差异极大,就像云和泥土一样高低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11.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比喻彼此分离,走上不同的道路,常用于形容理念或目标上的彻底分开。
  12. 各奔东西([gè bēn dōng xī]):指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彼此分离,无法再有交集。
  13. 反目成仇([fǎn mù chéng chóu]):形容原本亲近的关系变得对立,甚至互相敌视,完全失去原有的和谐。
  14. 两极分化([liǎng jí fēn huà]):指事物或群体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彼此差异越来越大,无法统一。
  15. 泾渭分明([jīng wèi fēn míng]):比喻界限清楚,差异明显,彼此之间没有交融或共通之处。
  16. 不可调和([bù kě tiáo hé]):指矛盾或对立无法化解,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差异无法弥合。
  17. 对立冲突([duì lì chōng tū]):形容双方在观点或利益上完全相反,产生激烈的矛盾或争端。
  18. 完全对立([wán quán duì lì]):指在性质、立场或目标上彻底相反,没有任何共同点或交集。
  19. 各行其是([gè xíng qí shì]):指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顾及他人或整体,彼此没有协调或统一。
  20. 离心离德([lí xīn lí dé]):形容彼此之间失去团结,心思和目标不再一致,关系破裂。
  21. 自相矛盾([zì xiāng máo dùn]):指自身内部存在对立或不一致的情况,彼此冲突,无法统一。
  22. 相互排斥([xiāng hù pái chì]):指两种事物或观点之间无法共存,彼此拒绝或对立。
  23. 分崩离析([fēn bēng lí xī]):形容整体分裂,彼此分离,失去原有的联系和统一性。
  24. 貌合神离([mào hé shén lí]):表面上看似和谐,实际上内心已经疏远或对立,没有真正的契合。
  25. 各持己见([gè chí jǐ jiàn]):指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观点,不肯妥协,彼此无法达成一致。
  26. 互不相让([hù bù xiāng ràng]):形容双方在立场或利益上毫不退让,彼此对立,无法妥协。
  27. 冰炭不投([bīng tàn bù tóu]):比喻两种事物或人完全不合,无法相处,彼此对立或排斥。
  28. 方枘圆凿([fāng ruì yuán záo]):比喻事物或人完全不合适,无法契合,彼此格格不入。
  29. 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指事物或情况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完全不像,没有相似之处。
  30. 毫无关联([háo wú guān lián]):指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或共通点,完全独立或对立。
  31. 差异悬殊([chā yì xuán shū]):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别非常大,无法相提并论,没有相似性。
  32. 截然相背([jié rán xiāng bèi]):指两种事物或观点完全相反,背道而行,没有任何一致之处。
  33. 对立分裂([duì lì fēn liè]):形容双方在立场或目标上完全对立,导致关系破裂或分离。
  34. 毫无共通([háo wú gòng tōng]):指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或联系,完全独立或对立。
  35. 分歧严重([fēn qí yán zhòng]):指在观点或目标上的差异非常大,彼此无法达成一致,矛盾突出。
  36. 矛盾对立([máo dùn duì lì]):指两种事物或观点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彼此完全相反。
  37. 相去甚远([xiāng qù shèn yuǎn]):指事物之间差距很大,差异明显,无法接近或统一。
  38. 风马牛不相及([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比喻事物之间毫无关联,完全没有联系或共通之处,彼此独立。
  39. 完全相反([wán quán xiāng fǎn]):指在性质或方向上彻底相对,没有任何相似或一致的地方。

一脉相承的详细解释

一脉相承(yī mài xiāng chéng)指事物或思想在传承过程中保持着相同的本源和内在联系。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学术流派、技艺传承或家族传统等,强调前后相继的关系中保持着本质的一致性。

 

从字面理解,一脉相承中的脉本指血脉,引申为传承的线索。相承则表示前后接续、代代相传。这个词形象地描绘出如同血脉般延续不断的关系,既强调传承的连续性,也突出本质的同一性。

 

在实际运用中,一脉相承多用于文化领域。比如某个艺术流派几代人的创作风格,某种传统工艺的技法演变,或是某种学术思想的延续发展,都可以用一脉相承来形容。这个词不仅说明传承关系,更暗示着核心要素的保留与延续。

 

需要注意的是,一脉相承强调的是本质的延续性,而非表面的相似性。即便形式有所变化,只要内在精神或核心要素保持一致,就符合一脉相承的特征。这种传承往往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才能显现其延续性。

一脉相承的出处

一脉相承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