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参差的近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参差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错落([cuò luò]):指事物排列或分布不齐整,有高低或前后不一的感觉,常用来形容布局或形态上的不规则美感。
  2. 不齐([bù qí]):表示事物在大小、长短或位置上不一致,带有一种不整齐的状态描述。
  3. 高低([gāo dī]):指高度上的差异,也可以用来比喻地位或水平的不同,常带有对比意味。
  4. 不一([bù yī]):表示事物在某种属性或状态上存在差异,强调不统一的特点。
  5. 崎岖([qí qū]):常用来形容地形或道路的凹凸不平,也可比喻事物发展中的不平顺。
  6. 坎坷([kǎn kě]):多指道路或经历中的不平坦,也可以形容生活或事业的曲折与艰难。
  7. 起伏([qǐ fú]):形容事物在高度或状态上的波动变化,常用来描述地形或情感的波动。
  8. 凹凸([āo tū]):指表面或形态上的一高一低、不平整的状态,常用于形容物体外观。
  9. 不平([bù píng]):表示表面或状态的不平整,也可以指心理上的不平衡或不满。
  10. 凌乱([líng luàn]):形容事物排列或状态的无序、杂乱,缺乏整齐感。
  11. 散乱([sǎn luàn]):指事物分布或摆放的不规则,显得没有秩序或条理。
  12. 杂乱([zá luàn]):形容事物混杂且无序,常用来描述环境或思绪的混乱状态。
  13. 不均([bù jūn]):指事物在数量、质量或分配上的不平均,带有差异性。
  14. 不匀([bù yún]):表示事物在分布或状态上的不均匀,强调不平衡的特点。
  15. 曲折([qū zhé]):形容道路或经历的弯曲、不平直,也可比喻事情发展的复杂性。
  16. 迂回([yū huí]):指路径或方式的曲折回绕,也可用来形容策略上的间接性。
  17. 蜿蜒([wān yán]):多用来形容道路或河流的弯曲延伸,带有一种柔和的曲折感。
  18. 颠簸([diān bǒ]):指行进中的上下晃动或不平稳,常用于形容旅途或车辆状态。
  19. 波动([bō dòng]):形容事物在某种状态下的起伏变化,常用于数据或情感的描述。
  20. 动荡([dòng dàng]):指形势或状态的不稳定,带有较大的起伏或不安定感。
  21. 摇曳([yáo yè]):形容物体在风中或水中摆动,常带有一种轻柔的动态不齐感。
  22. 飘忽([piāo hū]):指事物状态的不定或不稳定,常用来形容行踪或情绪的捉摸不定。
  23. 零散([líng sǎn]):形容事物分布的不集中,显得零碎且不整齐。
  24. 琐碎([suǒ suì]):指事物细小且杂乱,常用来形容事务或内容的零碎状态。
  25. 驳杂([bó zá]):形容事物成分或内容的复杂多样,带有不纯一的感觉。
  26. 繁杂([fán zá]):指事物种类多且混乱,缺乏条理性或统一性。
  27. 不等([bù děng]):表示事物在数量或程度上存在差异,强调不一致的状态。
  28. 差异([chā yì]):指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常用来描述性质或状态上的区别。
  29. 悬殊([xuán shū]):形容差距或差别非常大,常用于比较两者的显著不同。
  30. 错杂([cuò zá]):指事物交错混杂,显得不整齐或没有规律。
  31. 不整([bù zhěng]):形容事物状态或排列的不齐整,缺乏统一或规整性。
  32. 不规则([bù guī zé]):指事物形态或状态不符合固定模式,带有随意或不齐整的特点。
  33. 不平衡([bù píng héng]):形容事物在力量、状态或分配上的不均等,强调失衡的状态。
  34. 不稳定([bù wěn dìng]):指事物状态的波动或不可靠,常用来描述局势或情绪的起伏。

参差的详细解释

参差(cēn cī)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的状态。这个词语源自古代汉语,原本指竹子或草木生长不齐的样子,后来引申为各种事物不整齐、不统一的形态。

 

在文学作品中,参差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比如形容山峰高低错落,树木疏密不均,或是建筑群排列不规整。这种不规则的形态往往能营造出独特的韵律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层次变化。

 

从抽象意义上看,参差也可以表示水平、质量或程度的差异。比如团队中成员能力参差,意味着各人水平不一;产品品质参差,则说明质量有好有坏。这种用法强调事物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值得注意的是,参差虽然表示不整齐,但通常不带贬义。相反,它常常暗示着多样性或自然之美,与刻意追求整齐划一形成鲜明对比。

参差的出处

参差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