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批准的近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批准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同意([tóng yì]):表示赞同或接受某种请求、提议或决定,通常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
  2. 认可([rèn kě]):指对某事或某人表示承认或肯定,常用于对资格、能力或行为的确认。
  3. 准许([zhǔn xǔ]):指允许或授权某人做某事,通常带有正式许可的含义。
  4. 许可([xǔ kě]):指正式允许某项行为或活动,常用于法律或行政领域。
  5. 核准([hé zhǔn]):指经过审查后给予正式的同意,多用于文件或项目的确认。
  6. 允准([yǔn zhǔn]):指应允或批准某项请求,常用于较为正式的语境。
  7. 应允([yīng yǔn]):指答应或同意他人的请求,通常带有应承的语气。
  8. 特许([tè xǔ]):指特别给予的许可或权利,通常用于特殊情况或特权。
  9. 通过([tōng guò]):指对某项提议或计划的审议后表示赞同,常用于会议或评审中。
  10. 首肯([shǒu kěn]):指点头表示同意,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肯定。
  11. 允诺([yǔn nuò]):指承诺或应允某事,常带有保证的意味。
  12. 恩准([ēn zhǔn]):指出于恩惠或宽容而给予许可,常用于古代或正式语境。
  13. 批复([pī fù]):指对下级呈报的事项给予答复或同意,多用于公文往来。
  14. 批示([pī shì]):指上级对下级报告或请求作出书面指示或同意。
  15. 允可([yǔn kě]):指应允或许可某事,常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
  16. 核可([hé kě]):指经过核查后予以确认或同意,多用于正式程序。
  17. 应承([yīng chéng]):指答应或接受某项请求或任务,常用于口头表达。
  18. 准予([zhǔn yǔ]):指正式给予许可或同意,多用于行政或法律语境。
  19. 赞同([zàn tóng]):指对某观点或行为表示支持或一致意见。
  20. 接纳([jiē nà]):指接受或采纳某项建议或请求,常用于较为宽泛的语境。
  21. 认定([rèn dìng]):指确认某事或某人的资格或事实,常带有肯定的意味。
  22. 承认([chéng rèn]):指对某事实或权利表示接受或确认,常用于正式场合。
  23. 应准([yīng zhǔn]):指答应并许可某项请求,多用于较为正式的表达。
  24. 允从([yǔn cóng]):指顺从并同意他人的意见或请求,常带有顺应的意味。
  25. 赞成([zàn chéng]):指对某项提议或观点表示支持,常用于讨论或决策中。
  26. 批准([pī zhǔn]):指正式对某事给予许可或同意,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决定。
  27. 核定([hé dìng]):指经过审查后正式确定或同意某事,常用于行政程序。
  28. 允应([yǔn yīng]):指应允或答应某项请求,常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
  29. 获准([huò zhǔn]):指得到许可或同意,常用于描述请求被接受的结果。
  30. 允认([yǔn rèn]):指承认并同意某事,常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
  31. 批准书([pī zhǔn shū]):指正式的许可文件,用于证明某项请求已被接受。
  32. 许可权([xǔ kě quán]):指拥有允许或授权的权力,常用于法律或行政领域。

批准的详细解释

批准(pī zhǔn)指上级或权威机构对下级提出的请求、方案、计划等表示同意并给予正式认可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具有法律效力或行政约束力,意味着被批准的事项可以正式实施或生效。

 

在日常工作中,批准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或流程。比如提交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估等环节。只有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内容,才有可能获得批准。这个过程体现了决策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批准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项目立项、经费使用、人事任免等各种场景。获得批准意味着获得了合法性和正当性,这是开展后续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批准与同意、认可等词语有所区别。它更强调正式性和权威性,通常用于比较重要的场合。普通的许可或同意一般不使用批准这个表述。

批准的出处

批准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