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不知所云的近义词(45个)

共找到 45 个不知所云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莫名其妙([mò míng qí miào]):形容事情或言行让人感到奇怪,无法理解,毫无头绪。
  2.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指面对情况或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显得茫然无助。
  3. 一头雾水([yī tóu wù shuǐ]):形容对某事完全不明白,头脑一片迷糊。
  4. 摸不着头([mō bù zháo tóu]):指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或关键点毫无头绪,无法理解。
  5. 丈二和尚([zhàng èr hé shàng]):常用来形容对事情完全摸不着头脑,感到困惑不解。
  6. 稀里糊涂([xī lǐ hú tú]):形容对事情的理解模糊不清,稀里糊涂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7. 云里雾里([yún lǐ wù lǐ]):比喻对某事感到迷茫,好像身处云雾之中,看不清方向。
  8. 糊里糊涂([hú lǐ hú tú]):指对事情缺乏清晰的认识,头脑混乱,搞不清楚状况。
  9. 不明所以([bù míng suǒ yǐ]):表示对某事的缘由或内容不了解,感到困惑。
  10. 茫无头绪([máng wú tóu xù]):形容对某事毫无线索,感到迷茫无从下手。
  11. 不知所谓([bù zhī suǒ wèi]):指言行或内容让人无法理解,显得毫无意义。
  12. 如坠五里([rú zhuì wǔ lǐ]):比喻对事情感到迷茫,好像掉入迷雾之中,无法看清。
  13. 如堕烟海([rú duò yān hǎi]):形容对某事感到极其迷茫,好像陷入无边无际的烟雾中。
  14. 如入云雾([rú rù yún wù]):比喻对某事完全不明白,感觉像进入云雾之中,看不清方向。
  15. 不知就里([bù zhī jiù lǐ]):指不了解事情的内情或真相,感到困惑。
  16. 不知端倪([bù zhī duān ní]):表示对事情的起因或头绪一无所知,摸不着边际。
  17. 不知底细([bù zhī dǐ xì]):指不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或背景,感到茫然。
  18. 不知根底([bù zhī gēn dǐ]):形容对某事或某人的背景和详情完全不清楚。
  19. 不知来历([bù zhī lái lì]):指对某事的来源或起因一无所知,感到疑惑。
  20.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表示对某事完全不了解,毫无所知。
  21. 满头雾水([mǎn tóu wù shuǐ]):形容对某事感到非常困惑,头脑一片迷糊。
  22. 不知前后([bù zhī qián hòu]):指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感到迷茫。
  23. 不知深浅([bù zhī shēn qiǎn]):表示对事情的轻重或难易程度没有了解,摸不清状况。
  24. 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g zhòng]):指对事情的重要程度或影响缺乏判断,显得糊涂。
  25. 如在雾中([rú zài wù zhōng]):比喻对某事感到迷茫,好像身处雾中,看不清方向。
  26. 如陷迷雾([rú xiàn mí wù]):形容对某事感到困惑,好像陷入迷雾之中,无法看清真相。
  27. 如坐云雾([rú zuò yún wù]):比喻对某事感到迷茫,好像坐在云雾中,摸不着方向。
  28. 不知究竟([bù zhī jiū jìng]):指对事情的真相或结果完全不了解,感到疑惑。
  29. 不知缘故([bù zhī yuán gù]):表示对事情的原因或来由一无所知,感到不解。
  30. 不知起因([bù zhī qǐ yīn]):指对某事的起因或根源完全不清楚,感到迷茫。
  31. 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形容事情复杂难辨,真假难分,让人感到困惑。
  32. 迷离扑朔([mí lí pū shuò]):指事情错综复杂,难以分辨,让人摸不着头脑。
  33. 不明就里([bù míng jiù lǐ]):表示对事情的内情或详情不了解,感到困惑。
  34. 摸不着边([mō bù zháo biān]):指对事情毫无头绪,无法抓住重点,感到迷茫。
  35. 不知所以([bù zhī suǒ yǐ]):指对某事的缘由或内容完全不明白,感到不解。
  36. 如坠云雾([rú zhuì yún wù]):比喻对某事感到极其迷茫,好像掉入云雾中,看不清方向。
  37.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指对某事了解不全面、不透彻,显得有些糊涂。
  38. 半懂不懂([bàn dǒng bù dǒng]):形容对某事似懂非懂,理解不透彻,感到困惑。
  39. 似懂非懂([sì dǒng fēi dǒng]):指对某事好像明白又不完全明白,处于模糊状态。
  40. 模棱两可([mó léng liǎng kě]):形容态度或言辞含糊不清,让人无法明确理解其意。
  41. 含糊其辞([hán hú qí cí]):指说话或表达时模糊不清,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思。
  42. 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形容说话没有条理,颠三倒四,让人难以理解。
  43. 颠三倒四([diān sān dǎo sì]):指说话或做事没有条理,混乱不堪,让人摸不着头脑。
  44. 前言不搭后语([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形容说话内容前后不连贯,逻辑混乱,让人难以理解。
  45. 牛头不对马嘴([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比喻说话或回答完全不搭调,前后不一致,让人困惑。

不知所云的详细解释

不知所云(bù zhī suǒ yún)原指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混乱,让人难以理解。这个成语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本意是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思绪混乱,难以表达清楚。

 

在现代汉语中,不知所云多用于批评性语境。当一个人说话颠三倒四、逻辑混乱,或者文章结构松散、语意不明时,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它既可以用作谓语,也可以作为定语修饰名词。

 

需要注意的是,不知所云与语无伦次略有区别。前者强调听者或读者无法理解内容,后者更侧重说话者表达混乱。当面对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或一段毫无重点的发言时,不知所云是最贴切的评价。

不知所云的出处

不知所云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