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偏私的反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偏私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公正([gōng zhèng]):指处事公平正直,没有偏向任何一方,秉持客观的态度。
  2. 公平([gōng píng]):指对待事物或人时不偏不倚,给予同等的对待和机会。
  3. 无私([wú sī]):指不考虑个人利益,心胸开阔,为他人或集体着想。
  4. 公道([gōng dào]):指处理事情时合乎情理和正义,不偏向任何一方。
  5. 正直([zhèng zhí]):指为人诚实,品行端正,不做不公正的事情。
  6. 中立([zhōng lì]):指在争议或冲突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保持客观立场。
  7. 平正([píng zhèng]):指做事公平合理,不偏袒也不歧视。
  8. 不偏([bù piān]):指态度或行为上不倾向于某一方面,保持均衡。
  9. 均等([jūn děng]):指在分配或对待上平均一致,没有差别。
  10. 正派([zhèng pài]):指为人正直,行事符合道德规范,不偏不倚。
  11. 公允([gōng yǔn]):指判断或处理事情时公平合理,让人信服。
  12. 平允([píng yǔn]):指对待事物或人时公正无私,不带个人倾向。
  13. 正大([zhèng dà]):指行为光明磊落,合乎正义和道理。
  14. 无偏([wú piān]):指在态度或决策中没有偏向,保持中肯。
  15. 均平([jūn píng]):指在分配或处理事务时平均公正,没有倾斜。
  16. 正理([zhèng lǐ]):指合乎道理和正义的准则,不偏离正道。
  17. 公理([gōng lǐ]):指普遍认可的道理或原则,体现公平正义。
  18. 平直([píng zhí]):指为人或做事坦荡正直,不走歪路。
  19. 中正([zhōng zhèng]):指处事不偏不倚,符合正道和中庸原则。
  20. 均一([jūn yī]):指在对待或分配时一致平等,没有差别。
  21. 正气([zhèng qì]):指充满正义感,不为私利所动,品行高尚。
  22. 公心([gōng xīn]):指一心为公,不谋个人私利,处事公正。
  23. 平心([píng xīn]):指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不带个人成见。
  24. 正论([zhèng lùn]):指言论或观点合乎正义和道理,不偏颇。
  25. 均分([jūn fēn]):指在分配资源或机会时平均对待,不厚此薄彼。
  26. 公论([gōng lùn]):指公正的舆论或评价,不受个人情感影响。
  27. 正道([zhèng dào]):指符合道德和正义的道路,不偏离正轨。
  28. 平分([píng fēn]):指平均分配资源或责任,不偏向某一方面。
  29. 中道([zhōng dào]):指不偏不倚的处事方式,遵循中庸之道。
  30. 均衡([jūn héng]):指在各方面保持平衡,不偏重也不忽视。
  31. 公正无私([gōng zhèng wú sī]):指处理事情完全公平,不为个人利益所左右。
  32.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指完全为公众利益着想,不考虑个人得失。
  33. 不偏不倚([bù piān bù yǐ]):指态度或行为上不倾向任何一方,保持中立。
  34. 公平正直([gōng píng zhèng zhí]):指为人处事合乎正义,不带任何偏见。
  35. 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指一心为公,完全不顾及个人利益。

偏私的详细解释

偏私(piān sī)指在处理事务或对待他人时,出于个人情感或利益考量而表现出不公正的态度。这种行为往往带有主观倾向性,违背了公平原则,容易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或不公。

 

从本质上来看,偏私是一种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它可能源于亲情、友情、利益关系等,导致决策者无法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相关方。在工作中,偏私会破坏团队和谐;在司法领域,偏私则会损害法律尊严。

 

偏私相对的是公正无私。一个具备良好品德的人,应当努力克服偏私的倾向,以客观标准来评判事物。消除偏私需要高度的自律和道德修养,这也是社会对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偏私的出处

偏私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