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枯竭的近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枯竭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干涸([gān hé]):指水源或液体完全干枯,失去水分,常用于形容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的状态。
  2. 干枯([gān kū]):形容物体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燥、枯萎,多用于植物或自然景观的描写。
  3. 枯干([kū gān]):指物体因缺乏水分而变得干燥无活力,常用于形容树木或自然资源的状态。
  4. 干瘪([gān biě]):形容物体因失去水分或养分而变得干缩、没有生气,多用于形容果实或人体。
  5. 涸竭([hé jié]):指水源完全干枯,资源或能量耗尽,常用于描述自然环境或力量的消失。
  6. 枯槁([kū gǎo]):形容草木枯萎干枯,也比喻人精神萎靡或身体衰弱。
  7. 焦枯([jiāo kū]):指因高温或缺乏水分而变得干枯焦黄,多用于形容植物或土地的状态。
  8. 枯萎([kū wěi]):指植物因缺水或病害而失去生机,变得干枯,也可比喻事物失去活力。
  9. 干裂([gān liè]):形容物体因干燥而出现裂纹,多用于土地或皮肤的描写。
  10. 枯黄([kū huáng]):指草木或物体因失去水分而呈现黄色干枯的状态。
  11. 耗尽([hào jìn]):指资源、精力或财力等完全用完,达到极限。
  12. 耗空([hào kōng]):指某物或某种力量被完全用尽,变得空无一物。
  13. 用尽([yòng jìn]):指某种资源或能力被全部使用完毕,不再剩余。
  14. 耗竭([hào jié]):指体力、精力或资源等被彻底用完,达到极限状态。
  15. 匮乏([kuì fá]):指资源或物资严重不足,接近于无的状态。
  16. 匮竭([kuì jié]):指资源或力量完全缺乏,到了枯竭的地步。
  17. 穷尽([qióng jìn]):指事物或能力被彻底用完,或达到某种极限。
  18. 耗光([hào guāng]):指资源或能量被完全消耗殆尽,不再剩余。
  19. 殆尽([dài jìn]):指事物几乎完全消失或消耗殆尽,仅剩极少部分。
  20. 告罄([gào qìng]):指物资或资源全部用完,已无剩余。
  21. 罄尽([qìng jìn]):指某物被完全用完或消耗干净,无一遗留。
  22. 空竭([kōng jié]):指资源或力量被完全掏空,毫无剩余。
  23. 竭尽([jié jìn]):指力量或资源被完全用尽,通常带有尽力而为的含义。
  24. 涸干([hé gān]):指水源或液体完全干枯,常用于形容自然环境的极度干旱。
  25. 枯索([kū suǒ]):形容事物干枯无生气,也可比喻文思或精神缺乏活力。
  26. 干涩([gān sè]):形容物体因缺乏水分而变得粗糙干燥,也可指语言或情感的生硬。
  27. 焦干([jiāo gān]):指因高温或干旱而变得完全干燥,常用于自然环境的描述。
  28. 枯瘦([kū shòu]):形容人或物因缺乏营养或水分而显得干瘪瘦弱。
  29. 干硬([gān yìng]):指物体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坚硬干燥,缺乏柔软性。
  30. 枯滞([kū zhì]):形容事物停滞不前,缺乏活力,仿佛干枯一般。
  31. 耗费殆尽([hào fèi dài jìn]):指资源或精力被几乎全部消耗,只剩极少部分。
  32. 资源枯竭([zī yuán kū jié]):特指自然资源或某种物资被完全用尽,无法再利用。

枯竭的详细解释

枯竭(kū jié)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资源、精力或情感等被消耗殆尽的状态。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原本丰富的事物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的过程。

 

在自然环境中,枯竭常用来形容水源、矿产等自然资源因过度开采或长期干旱而耗尽。比如河流枯竭意味着原本流动的水源完全干涸,失去了生命力。

 

在人文领域,枯竭可以形容人的创造力、灵感或体力被消耗一空。艺术家可能因为长期高强度创作而面临灵感枯竭,运动员也会因过度训练导致体力枯竭

 

从情感层面看,枯竭还能描述人际关系中耐心或热情的耗尽。当一个人长期付出却得不到回应时,可能会感到情感枯竭,失去继续维持关系的动力。

枯竭的出处

枯竭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