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纪律的近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纪律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规矩([guī ju]):指行为规范和准则,常用于约束个人或群体的言行举止。
  2. 约束([yuē shù]):指对行为或行动的限制和规范,用以维持秩序。
  3. 规范([guī fàn]):指标准化的规则或要求,用来指导和约束行为。
  4. 守则([shǒu zé]):指明确的行为准则或规定,通常用于特定场合或群体。
  5. 条律([tiáo lǜ]):指具体的规章或法条,用以约束和规范行为。
  6. 章程([zhāng chéng]):指组织或团体的正式规则和制度,用以指导运作。
  7. 制度([zhì dù]):指系统化的规则和机制,用以维持秩序和管理。
  8. 律例([lǜ lì]):指法律或规定的细则,用于约束社会行为。
  9. 法度([fǎ dù]):指法律或规矩的尺度,常用于形容行为规范的严格程度。
  10. 准绳([zhǔn shéng]):比喻行为的准则或标准,用以衡量对错。
  11. 礼法([lǐ fǎ]):指礼仪和法规结合的规范,用于指导社会行为。
  12. 规制([guī zhì]):指一定的制度或规范,多用于正式场合。
  13. 戒律([jiè lǜ]):指宗教或道德上的严格规定,用以约束个人行为。
  14. 典章([diǎn zhāng]):指正式的法规或制度,多用于古代或官方语境。
  15. 律令([lǜ lìng]):指法律或命令性质的规范,用于约束和指挥。
  16. 条规([tiáo guī]):指具体的规定或规则,用以指导行为。
  17. 规约([guī yuē]):指约定的规则或条款,用于约束相关方。
  18. 法纪([fǎ jì]):指法律和规范的总称,用以维护社会秩序。
  19. 纲纪([gāng jì]):指主要的规范和准则,用以维持整体秩序。
  20. 常例([cháng lì]):指惯常的规则或做法,用以指导日常行为。
  21. 定制([dìng zhì]):指特定的制度或规定,常用于特定环境或组织。
  22. 定规([dìng guī]):指确定的规则或标准,用以规范行为。
  23. 律条([lǜ tiáo]):指法律中的具体条款,用于约束和指导。
  24. 规条([guī tiáo]):指具体的规范或条款,用以限制和引导行为。
  25. 规章([guī zhāng]):指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规则和制度,用于管理。
  26. 法例([fǎ lì]):指法律或规定的具体条文,用以规范行为。
  27. 约法([yuē fǎ]):指约定的法律或规范,常用于特定群体或场合。
  28. 规程([guī chéng]):指具体的操作规则或程序,用于指导工作或行为。
  29. 守律([shǒu lǜ]):指遵守规定的行为或态度,强调自觉性。
  30. 条则([tiáo zé]):指具体的规则或准则,用以规范行为。
  31. 规章制度([guī zhāng zhì dù]):指系统化的规范和制度,用于组织管理。
  32. 行为准则([xíng wéi zhǔn zé]):指指导个人或群体行为的明确标准。

纪律的详细解释

纪律(jì lǜ)是指特定群体或组织中,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既包含成文的规章制度,也包含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纪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秩序,保证集体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军队中,纪律表现为绝对服从命令;在学校里,纪律体现为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在工作场所,纪律则要求员工遵守考勤制度和职业操守。不同领域的纪律要求虽有差异,但核心都是对行为的约束。

 

良好的纪律能培养个人自律性,提高团队效率。当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纪律时,集体就能形成有序运转的有机整体。缺乏纪律的群体往往效率低下,难以达成共同目标。

 

纪律与自由并非对立关系。合理的纪律恰恰能为个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像交通规则保障了所有人的出行自由。真正成熟的纪律应当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而非单纯的外部强制。

纪律的出处

纪律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