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入木三分的造句(45个)

共有 45 个入木三分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的分析入木三分
  2. 老师点评入木三分
  3. 这句话入木三分
  4. 评论真是入木三分
  5. 她见解入木三分
  6. 你的比喻入木三分
  7. 他提出问题入木三分
  8. 他的说法入木三分
  9. 他的批评入木三分,令人深思。
  10. 专家观察入木三分,直指核心。
  11. 这番评论入木三分,点明要害。
  12. 他的书法入木三分,有力而深刻。
  13. 这篇文章见解入木三分,很有哲理。
  14. 她的话语虽短,但入木三分,让人警醒。
  15. 他的建议入木三分,为公司带来新气象。
  16. 她的演讲入木三分,每一句都发人深省。
  17. 他的批评总是入木三分,帮助我们改正缺点。
  18. 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入木三分,一语中的。
  19. 他对社会现象的解析可谓入木三分,非常敏锐。
  20. 老师对作品的评价确实入木三分,指出了问题所在。
  21. 这篇报道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社会的深层问题。
  22. 领导的讲话入木三分,勉励大家共同努力前行。
  23. 她对小说人物的理解入木三分,让人佩服不已。
  24. 小王的演讲中,有几句话真的是入木三分,让大家深思。
  25. 这首诗的寓意入木三分,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
  26. 导演对白表现入木三分,将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27. 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入木三分,使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性。
  28. 老师的一番批评非常入木三分,让同学们明白了自身的不足。
  29. 专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入木三分,直指问题的本质所在。
  30. 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入木三分,赢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31. 评论家入木三分的见解让整本书的主题变得清晰易懂了许多。
  32. 她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建议非常入木三分,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33. 在辩论会上,他一番入木三分的陈词让对方无言以对,赢得掌声。
  34. 她对于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剖析,真可谓入木三分,切中肯綮。
  35. 他的调研报告数据详实,分析入木三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36. 对于这幅画的评价,他提出了入木三分的见解,然后又认真分析了创作背景。
  37. 批评家写的文章不仅见解新颖,而且句句入木三分,让人深感作者的独到眼光。
  38. 张老师讲解文学作品的方式总是入木三分,既讲到了要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39. 每次听到他入木三分的见解,总能让我反思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受益良多。
  40. 入木三分的总结不仅指出了团队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1. 这个导演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极为敏锐,而且每部电影都富有入木三分的人文关怀。
  42. 无论哪一类新闻话题,她点评起来总是入木三分,把每个热点都分析得头头是道。
  43. 他每次发表对国际形势的评论,都能够入木三分地分析问题,让人深感佩服其慧眼。
  44. 每个人听了她这番入木三分的劝告之后,都为自己的迷茫和犹豫找到了明确的方向。
  45. 名家的评论非常中肯,既有理论高度,又能入木三分地分析实际问题,令人信服。

入木三分的详细解释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原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写字时笔力遒劲,墨迹能渗入木板三分深。这个典故出自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匠雕刻时发现墨迹已透入木板深处。

 

如今入木三分多用于形容对事物观察深刻,见解精辟透彻。无论是分析问题还是描写事物,能达到入木三分的境界,都说明把握住了本质特征。这个成语既可用于褒扬深刻的艺术表现,也可赞赏犀利的理论剖析。

 

在文学批评中,说某位作家的描写入木三分,是称赞其刻画入微;在学术研究中,称某个观点入木三分,是肯定其见解独到。这个成语生动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深刻性的追求,将抽象的洞察力转化为具象的笔墨意象。

入木三分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