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仗义执言的反义词(37个)

共找到 37 个仗义执言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阿谀奉承([ā yú fèng chéng]):指用甜言蜜语讨好别人,缺乏正直和原则,与为正义发声的态度完全相反。
  2. 趋炎附势([qū yán fù shì]):指依附权贵、追逐名利,缺乏独立和公正的立场。
  3. 明哲保身([míng zhé bǎo shēn]):指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发表意见或不参与争议,缺乏担当和勇气。
  4. 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指不爱说话,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也不愿意开口,缺乏主动表达的态度。
  5. 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指对事情漠不关心,不主动介入或发表意见,与为公理挺身而出的态度相反。
  6. 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与、不关心,缺乏责任感和正义感。
  7. 冷眼旁观([lěng yǎn páng guān]):指对事情漠然以对,不愿意站出来表达看法或采取行动。
  8. 见风使舵([jiàn fēng shǐ duò]):指根据形势变化而改变态度,缺乏原则和正直的立场。
  9. 随波逐流([suí bō zhú liú]):指没有主见,跟随大众意见或趋势,缺乏独立思考和担当。
  10. 墙头草态([qiáng tóu cǎo tài]):比喻人没有固定立场,随风倒,缺乏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11. 唯唯诺诺([wéi wéi nuò nuò]):指一味顺从,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缺乏独立性和正直态度。
  12. 曲意逢迎([qǔ yì féng yíng]):指为了讨好别人而违背原则,缺乏坦荡和公正的心态。
  13. 溜须拍马([liū xū pāi mǎ]):指用奉承手段讨好他人,缺乏正直和真诚的态度。
  14.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指做事顾虑重重,不敢大胆表达或行动,缺乏果敢精神。
  15. 瞻前顾后([zhān qián gù hòu]):指做事过于谨慎,不敢直言或采取行动,缺乏决断力。
  16. 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指在各方之间讨好,缺乏明确立场和原则性。
  17. 两面三刀([liǎng miàn sān dāo]):指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缺乏真诚和正直的态度。
  18. 虚与委蛇([xū yǔ wěi yí]):指表面敷衍应付,内心并不真诚,缺乏坦率和担当。
  19.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指做事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缺乏负责任的精神。
  20. 不置可否([bù zhì kě fǒu]):指对事情不表态、不发表意见,缺乏明确的立场和态度。
  21. 模棱两可([mó léng liǎng kě]):指态度含糊,不明确表态,缺乏直言不讳的勇气。
  22. 含糊其辞([hán hú qí cí]):指说话不清不楚,不敢直面问题,缺乏坦诚的态度。
  23. 支吾其词([zhī wú qí cí]):指说话吞吞吐吐,不敢明确表达,缺乏直率的作风。
  24. 闪烁其词([shǎn shuò qí cí]):指说话躲躲闪闪,不敢直言,缺乏坦荡的态度。
  25. 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指闭口不言,对事情不发表任何意见,缺乏主动表达的意愿。
  26. 噤若寒蝉([jìn ruò hán chán]):形容不敢说话,保持沉默,缺乏挺身而出的勇气。
  27. 闭口不言([bì kǒu bù yán]):指对事情不发表意见,保持沉默,缺乏主动发声的态度。
  28. 一言不发([yī yán bù fā]):指完全不说话,对事情不表态,缺乏表达的意愿。
  29. 默不作声([mò bù zuò shēng]):指对事情不发表任何看法,保持沉默,缺乏担当精神。
  30. 不闻不问([bù wén bù wèn]):指对事情不关心、不发表意见,缺乏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1. 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指对周围的事情毫不在意,缺乏主动关怀和表达的态度。
  32.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指对事情没有任何反应,缺乏情感和责任的体现。
  33. 冷漠无情([lěng mò wú qíng]):指对他人或事情缺乏关心和热情,不愿主动发声或行动。
  34. 视而不见([shì ér bù jiàn]):指对眼前的事情装作没看见,缺乏主动关注和表态的态度。
  35. 听而不闻([tīng ér bù wén]):指对听到的事情装作没听见,缺乏关心和表达的意愿。
  36. 置若罔闻([zhì ruò wǎng wén]):指对听到的事情毫不在意,缺乏关注和回应的态度。
  37. 不理不睬([bù lǐ bù cǎi]):指对事情或他人完全不予理会,缺乏关心和主动性。

仗义执言的详细解释

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指秉持正义、不畏强权地发表公正言论。这个成语由仗义和执言两部分组成,仗义意为坚持正义,执言则表示发表意见,组合起来形容人为维护公道而勇敢发声的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仗义执言被视为一种高尚品德。历史上许多清官和正直之士都因仗义执言而受到百姓爱戴。这种行为往往需要勇气,特别是在面对权势或不公时,敢于说真话的人尤为可贵。

 

现代社会同样需要仗义执言的精神。无论是揭露不法行为,还是为弱势群体发声,仗义执言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这种品质体现了个人的道德勇气和社会责任感。

仗义执言的出处

仗义执言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