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民不聊生的造句(43个)

共有 43 个民不聊生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2. 连年水灾,致使民不聊生
  3. 粮食短缺,百姓民不聊生
  4. 赋税沉重,百姓已民不聊生
  5. 岁月艰辛,百姓苦于民不聊生
  6. 饥荒肆虐,百姓无奈民不聊生
  7. 战争频发,人民痛苦,民不聊生
  8. 连年旱灾,让家家民不聊生
  9. 官府腐败,导致地方民不聊生
  10. 兵灾连年,百姓疲惫至极,民不聊生
  11. 灾荒肆虐,赋税繁重,百姓民不聊生
  12. 战乱频发,流民四起,百姓民不聊生
  13. 朝廷横征暴敛,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14. 恶政连连,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15. 百姓衣食无着,贫苦交加,民不聊生
  16. 连年战乱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17. 商贾闭门,农田荒废,百姓民不聊生
  18. 苛捐杂税繁重,致使家家户户民不聊生
  19. 洪水泛滥,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
  20. 天灾人祸接连发生,百姓日子艰难,民不聊生
  21. 连年天灾人祸,百业萧条,百姓民不聊生
  22. 官府搜刮民脂民膏,导致百姓彻底民不聊生
  23. 多年的旱灾和战乱让百姓彻底民不聊生
  24. 横征暴敛,百姓苦无生计,已经完全处于民不聊生的地步。
  25. 官吏敲诈勒索,赋役繁重,百姓民不聊生,生活苦不堪言。
  26. 连年战乱、天灾不断使广大百姓陷入民不聊生的绝望境地。
  27. 税收繁重,灾祸不断,小百姓们都已民不聊生,无力自保。
  28. 战争肆虐、疫病流行,百姓缺衣少食,苦苦挣扎,民不聊生
  29. 朝廷贪官横行,民间疾苦加剧,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叫苦连天。
  30. 战乱与灾害轮番袭扰,家园被毁,百姓流离失所,终致民不聊生
  31. 赋税一再加重,加上旱涝频发,老百姓早已民不聊生,生活难以为继。
  32. 横征暴敛、天灾连年,百姓交不起税粮,最终走向流亡,民不聊生
  33. 朝廷腐败,兵乱不断,处处烟火人烟稀少,大地上一片民不聊生景象。
  34. 天灾加人祸,百姓颗粒无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最后民不聊生
  35. 百姓遭受战灾、旱灾、饥荒三重打击,处于民不聊生的痛苦边缘。
  36. 苛捐杂税及战乱连年,使得百姓卧病在床,民不聊生,呼天抢地。
  37. 当时连年战乱,百姓夹缝中求生存,最终导致民不聊生的可怕现状。
  38. 朝廷苛政加上连年自然灾害,老百姓不仅缺吃少穿,更是长期民不聊生
  39. 多地天灾不断,官府依然敲诈勒索,老百姓家破人亡,终至民不聊生
  40. 战争、疫病、饥荒接连袭击,灾民流离,百业萧条,百姓民不聊生
  41. 横征暴敛,兵祸连年,疫情频发,有房者失屋,有田者无收,百姓民不聊生
  42. 朝廷腐败,灾荒连年,民众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社会一片民不聊生之象。
  43. 连年战乱,贪官横行,百姓家无余粮,衣不蔽体,生活窘迫至极,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的详细解释

民不聊生(mín bù liáo shēng)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无法维持基本生计的状态。这个词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刻的社会含义,共同勾勒出一幅民生凋敝的悲惨图景。

 

从字面意思来看,民指百姓,聊意为依赖或依靠,生表示生存或生活。连在一起就是百姓无法依靠某种方式生存下去。这个成语往往用来描述战乱频繁、赋税沉重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普通民众陷入水深火热的生存困境。

 

在历史文献中,民不聊生常被用来批评暴政或揭露社会黑暗。比如古代史书中记载苛政猛于虎时,就会用民不聊生来形容百姓的悲惨处境。这个成语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当政者要关注民生疾苦。

 

需要注意的是,民不聊生与水深火热等词语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表现民众生计维艰的客观状态。它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警示性。

民不聊生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