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趾高气昂的造句(40个)

共有 40 个趾高气昂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走路总是趾高气昂
  2. 小明趾高气昂地进了教室。
  3. 老板趾高气昂,无人敢惹。
  4. 看到获奖后,他趾高气昂地走出会场。
  5. 那位将军趾高气昂,威风凛凛。
  6. 她每次说话都趾高气昂的样子。
  7. 自从升职后,他变得趾高气昂
  8. 他在同事面前总是趾高气昂
  9. 那孩子学了一点本事就趾高气昂了。
  10. 助手趾高气昂地把文件递了过来。
  11. 村里的人都说他最近趾高气昂,目中无人。
  12. 趾高气昂地走进办公室,引起同事侧目。
  13. 这名运动员夺冠后,变得有些趾高气昂
  14. 考试得了第一名的小王变得趾高气昂
  15. 新来的组长每次发号施令都趾高气昂
  16. 他的趾高气昂让人觉得很难接近,大家都有些疏远他。
  17. 每当获胜之后,他总是趾高气昂,仿佛无人能敌。
  18. 老板升职后趾高气昂,大家都觉得他变得傲慢了许多。
  19. 小李因为得奖而趾高气昂,连平日最好的朋友都不理睬了。
  20. 看到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他更加趾高气昂起来,态度也随之傲慢了。
  21. 她每次站上领奖台,神情都很趾高气昂,好像全场只属于她。
  22. 那个商人趾高气昂地走进酒会,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和议论。
  23. 弟弟刚学会骑自行车,马上趾高气昂地在哥哥面前炫耀一番。
  24. 老板在会议上趾高气昂地批评下属,让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
  25. 同桌考试得满分,趾高气昂地跟全班同学炫耀,大家都觉得他有些得意忘形。
  26. 他刚加薪就趾高气昂地大谈特谈,旁人觉得他有些目中无人。
  27. 每当提及自己过往的成功,他总会趾高气昂地说上好一会儿。
  28. 看到新来的同事犯了错误,他趾高气昂地讲了许多大道理。
  29. 项目成功后,他趾高气昂地出现在大家面前,谈笑风生,好像一切都理所当然。
  30. 获奖以后,他变得趾高气昂,甚至对老师和同学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客气有礼。
  31. 这个小组自从拿了第一名,就趾高气昂地在学校里招摇过市,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32. 最近他因为业绩突出,面对同事时总是趾高气昂地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33. 见到陌生人,他依然趾高气昂,不管对方是谁,讲话总喜欢居高临下。
  34. 他被任命为部门经理后,变得趾高气昂,有时连老同事的建议都不屑一顾。
  35. 趾高气昂地走进公司的会议室,仿佛所有人都必须听从她的指挥,不容反驳。
  36. 升职以后,他变得越来越趾高气昂,说话做事都让人感到距离感明显加大了。
  37. 绩效评比第一名之后,他对同事越发趾高气昂,甚至对上司也表现得咄咄逼人。
  38. 在聚会上,他趾高气昂地谈起自己的成就,丝毫不顾及其他朋友的感受和情绪。
  39. 自从取得优异成绩,他常常趾高气昂地要求同窗听从他的安排,甚至不容置疑。
  40. 赢得比赛后,正当大家为他鼓掌时,他却趾高气昂地宣称这些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实力获得的。

趾高气昂的详细解释

趾高气昂(zhǐ gāo qì 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傲慢自大、目中无人的神态和举止。这个词语通过趾高和气昂两个部分,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走路时脚抬得很高,胸膛挺得很直的样子,暗指其骄傲自满、不可一世的态度。

 

从字面上看,趾高气昂中的趾高指的是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昂则是指昂首挺胸、神气十足。这种姿态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看不起他人的感觉。因此,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人。

 

在实际使用中,趾高气昂既可以形容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也可以形容其内在的心理状态。比如,某些人在取得一点成绩后,便表现得趾高气昂,对他人颐指气使,这种行为往往会招致反感。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避免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忘乎所以。

趾高气昂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