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诚笃的反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诚笃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虚伪([xū wěi]):指言行不真实,装模作样,缺乏真心实意。
  2. 狡诈([jiǎo zhà]):形容人狡猾且不老实,善于欺骗他人。
  3. 欺骗([qī piàn]):用虚假的言辞或行为迷惑他人,达到个人目的。
  4. 虚浮([xū fú]):指态度或行为不踏实,缺乏真诚和稳重。
  5. 做作([zuò zuo]):指行为或言语不自然,故意装腔作势。
  6. 矫饰([jiǎo shì]):指故意掩饰真实情感或意图,显得不真诚。
  7. 虚假([xū jiǎ]):指不真实,带有欺骗性,缺乏真心。
  8. 诡诈([guǐ zhà]):形容人狡猾多端,善于用诡计欺骗他人。
  9. 浮夸([fú kuā]):指言辞或行为夸张,不切实际,缺乏真实性。
  10. 伪善([wěi shàn]):表面上装作善良,实则心怀不轨。
  11. 奸猾([jiān huá]):指为人狡猾且不正直,常有不良企图。
  12. 虚情([xū qíng]):指情感不真挚,表面上装出关心的样子。
  13. 假意([jiǎ yì]):指并非出于真心,而是故意装出来的态度。
  14. 作伪([zuò wěi]):指故意制造假象,掩盖真实情况。
  15. 佯装([yáng zhuāng]):指假装某种态度或情感,实则并非如此。
  16. 诈伪([zhà wěi]):指用欺骗手段伪装自己,缺乏真诚。
  17. 不实([bù shí]):指言行不符合事实,带有虚构或夸大的成分。
  18. 矫情([jiǎo qíng]):指故意表现出不自然的情感或态度。
  19. 伪装([wěi zhuāng]):指隐藏真实面目,装出另一种样子欺骗他人。
  20. 虚饰([xū shì]):指用虚假的外表或言辞掩盖真实意图。
  21. 假装([jiǎ zhuāng]):指故意表现出与内心不符的行为或态度。
  22. 不真([bù zhēn]):指言行缺乏真实性,不符合实际情况。
  23. 狡黠([jiǎo xiá]):形容人狡猾而机敏,常有欺骗他人的行为。
  24. 虚诈([xū zhà]):指用虚假的手段欺骗他人,缺乏真心。
  25. 作态([zuò tài]):指故意摆出某种姿态,显得不自然。
  26. 虚言([xū yán]):指不真实的言语,带有欺骗性质。
  27. 诡秘([guǐ mì]):指行为或态度隐秘且不坦率,常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28. 不诚([bù chéng]):指缺乏真心实意,言行不一致。
  29. 假托([jiǎ tuō]):指借用虚假的理由或借口来掩盖真实意图。
  30. 伪作([wěi zuò]):指故意伪造或装出某种行为,缺乏真实性。
  31. 掩饰([yǎn shì]):指用言辞或行为遮盖真实情况,不愿坦诚。
  32. 隐瞒([yǐn mán]):指故意不让人知道真实情况,有所保留。
  33. 欺诈([qī zhà]):指用不正当手段欺骗他人,谋取利益。
  34. 虚构([xū gòu]):指凭空捏造事实,缺乏真实依据。

诚笃的详细解释

诚笃(chéng dǔ)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词语,用来形容人的品格特质。它由两个字组成,前者代表真诚不欺,后者意味着厚实坚定,合起来便是指为人真诚厚道,言行一致的可贵品质。

 

具有诚笃品格的人,往往表里如一,不会虚伪做作。他们待人接物时心怀诚意,做事脚踏实地,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这种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尤为重要,是建立长久关系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笃被视为君子必备的美德之一。它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态度,更是一种自我修养的体现。一个诚笃的人,必定严于律己,言行谨慎,不会轻易许诺,但一旦承诺就会全力以赴。

 

现代社会虽然节奏快速,但诚笃的品质依然珍贵。它代表着一种可贵的坚守,在浮躁的环境中保持本真,在利益诱惑面前不失原则。这种品格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诚笃的出处

诚笃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