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视死如归的造句(40个)

共有 40 个视死如归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面对敌人,视死如归,无所畏惧。
  2. 革命先烈们视死如归,令人敬佩。
  3. 那名战士视死如归地冲上前线。
  4. 他们视死如归,奋勇杀敌,保卫家园。
  5. 救援英雄视死如归,毫不退缩地冲向火海。
  6. 老人视死如归,毫不畏惧那场即将到来的考验。
  7. 士兵们在战场上视死如归,为国奋战。
  8. 志士们视死如归,誓与强敌决一死战。
  9. 他在危机面前,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勇气。
  10. 民族英雄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气节不屈。
  11. 面对敌军重重包围,他视死如归,毫不退缩。
  12. 面对生命的终点,他以视死如归的态度迎接。
  13. 那些被捕的战士,个个视死如归,毫不动摇。
  14. 抗战时期,战士们个个视死如归,同仇敌忾。
  15. 他用视死如归的精神,鼓舞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16. 革命志士视死如归,最终为了理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7. 在正义与邪恶的最后对决中,他视死如归,不惜以身殉道。
  18. 战场上的他视死如归,不计个人安危,只想着完成任务。
  19. 面对重重危险,这位将军视死如归地带领士兵冲锋陷阵。
  20. 当被五花大绑押赴刑场时,他依然视死如归,毫无惧色。
  21. 那些身陷绝境的战士们,依然用视死如归的精神鼓舞同伴,拼搏到底。
  22. 为了守护家园,这群年轻人视死如归,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23. 一声令下,视死如归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敌人的炮火。
  24. 面对巨大牺牲,这些英雄视死如归,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息。
  25. 对手来势汹汹,他却视死如归,带领队友摧毁了敌军防线。
  26. 在最后一刻,他视死如归地那份决绝,深深震撼了所有目睹的人。
  27. 他始终保持着视死如归的精神,哪怕敌人兵临城下,也毫不后退一步。
  28. 身处危险前线,他展现出视死如归的胆识,英勇作战,保护战友安全。
  29. 面对敌人的威胁,他用视死如归的坚定目光,表明了自己的誓死决心。
  30. 敌军包围了城池,守军却凭着视死如归的信念,誓言与城池共存亡。
  31. 历史长河中,总有人在生死关头表现视死如归,为民族挺身而出,令人敬仰。
  32. 即使知道前方是死路,他依然视死如归地独自迎上,守护着大家的希望。
  33. 在民众心中,视死如归不仅是勇士的写照,更是精神的象征,世代相传。
  34. 面对无尽灾难,那些救援队员视死如归地冲锋陷阵,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35. 在民族危亡之际,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无数仁人志士心中。
  36. 为维护国家安全,士兵们视死如归地完成一次又一次危险的任务,表现出无畏精神。
  37. 敌人步步紧逼,他带着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率先冲锋,用行动激励身后战友。
  38.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无数志士以视死如归的气魄,为民族独立献出了青春和生命。
  39. 英勇就义的战士们,用视死如归的姿态诠释了什么叫舍身取义,什么叫民族气节。
  40. 每逢国家危难时刻,总有人选择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用生命书写忠诚与担当。

视死如归的详细解释

视死如归(shì sǐ rú guī)是一个充满豪迈气概的成语,形容面对死亡时如同回家般从容坦然。这个词语生动展现了无畏生死的精神境界,常用来赞美英雄人物或志士仁人在危难关头表现出的崇高品格。

 

从字面理解,视死如归中的视表示看待,归指回家。将死亡看作如同回家一般平常,这种超然态度体现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在就义时表现出的镇定自若,正是视死如归精神的最佳写照。

 

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原本描述将士们为国捐躯的英勇行为。随着时代发展,视死如归的内涵不断丰富,现在不仅用于战场情境,也可形容为真理、正义而献身的高尚情操。它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中最为崇高的价值追求。

视死如归的出处